首页
风险预警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资讯/风险预警
驻法国使领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发布日期:2025-07-11 来源:中国驻法国大使馆 打印 收藏 【字体大小:  分享到:  

为进一步增强在法中国公民的识骗防骗意识,近日我馆梳理了部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提供给大家引以为戒。具体如下。

一、冒充驻外使领馆和公检法机关实施的诈骗

李先生接到自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电话,要求其尽快到使馆领取一份文件,文件显示李先生涉嫌一起重大走私案件。在李先生表示自己没时间后,“工作人员”将电话转接至国内某公安局“向警官”。“向警官”向其出示了伪造的“警察证”和“通缉令”,要求李先生定期通过社交软件进行“视频汇报”,将银行存款转账至指定的所谓“安全账号”并交纳“保证金”。李先生在慌乱中信以为真,“向警官”在收到汇款后便销声匿迹。

二、冒充微信和银行客服实施的诈骗

王女士接到“微信安全中心”工作人员来电,表示其微信钱包收付款出现异常,需将电话转接至“银行客服”解决。“银行客服”表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王的微信钱包出现安全风险,要求提供银行卡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进行“安全加固”,导致王的卡内资金被不法分子转走。

三、冒充快递公司实施的诈骗

孙先生收到一封来自某快递公司邮件称,法国海关截获一个收件人为孙先生的包裹,里面发现假币等违禁品,要求其缴纳大额罚金,否则将吊销孙的法国居留卡并实施遣返。尽管孙先生没有轻信,但其打开了邮件中含有木马病毒的附件,导致电脑被不法分子控制,个人信息被窃取。

四、“仙人跳”类型诈骗

刘女士通过某交友平台结识了一名“网友”,两人聊得很投机,约定在某酒店见面。在到达酒店后,该“网友”诱导刘女士拍摄部分裸露照片并与其发生性关系。随后,该“网友”向刘女士索要“封口费”,否则将把这些照片公之于众。刘女士犹豫再三最终选择报警。

五、“杀猪盘”类型诈骗

杨同学在某社交媒体上结识了同在法国留学的张同学,并与其发展成为“恋人”关系。有一天,张同学告诉杨同学自己在外省出差期间遭遇车祸,希杨同学为其垫付5000欧元手术费。在查询网上有关诈骗案例并与家人沟通后,杨同学最终未转账。

六、以换汇名义实施的诈骗

杜同学在某留学生微信群中看到一则“留学生急换欧元支付学费”的消息,便与当事人取得联系约定线下交易。在谈妥汇率后,杜同学将2000欧元现金交给对方,对方也通过微信转来了“转账凭证”截图,并表示因为周末关系钱款到帐需迟滞数日。但一周后,杜同学仍未收到汇款,联系银行后才得知对方提供的是虚假转账凭证,而对方早已将杜同学“拉黑”。

七、以刷单返利名义实施的诈骗

周先生在某APP上刷到一个“招募网络开店合伙人”的短视频,对方表示只要注册网店,垫款“做任务”(点赞、领红包、关注公众号等)成功后即可获取丰厚提成。在“合伙人”的演示下,周先生很快做成了几单“生意”,“合伙人”也按约定支付了佣金。周先生觉得有利可图,便在“合伙人”诱导下继续充值,但此后在周先生要求提取佣金时,对方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异常”“账户冻结”等为由一再拖延,最终导致周先生血本无归。

如您遭遇类似电信网络诈骗,请勿紧张、勿轻信、勿转账,及时与亲朋好友沟通或上网查询类似诈骗案例,也可拨打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或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核实。如您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法国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法国反诈骗热线(在法国境内拨打0805805817)或国内报案地反诈骗中心(拨打当地110或96110转反诈骗中心)寻求协助。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驻法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153758840

驻马赛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491320019

驻斯特拉斯堡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609994464

驻里昂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3-785620931

驻圣但尼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262-693925807

驻帕皮提领事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689-87295620

平台热线:+86-25-57710400    版权所有:江苏省商务厅
网站标识码:3200000002         备案号:苏ICP备0500901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