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赴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柬埔寨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柬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200多家国际企业入驻,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从10多年前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落户企业数量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厂企业总数的约70%,为3.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是中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
西港特区公司总经理李淑贤介绍,特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目前6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初步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网、排水、排污和平整土地,是柬埔寨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园区正在一步步推动产业升级,从纺织、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汽配、新材料等高附加值、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转型,未来还会吸引更多有竞争力的新兴制造业企业进驻。
柬埔寨加华银行波礼努分行位于西港特区城市配套区内。分行经理宋苏青表示,近年来,随着西港特区内工厂数量和劳动力规模的持续增长,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显著上升。目前正在积极建设金融街二期,计划引进更多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特区内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支持。
西港特区内有一座简洁现代的两层白色厂房,这里是马装制品(柬埔寨)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高品质的马术装备和服装等。这家爱尔兰公司是首家落户西港特区的欧洲企业。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格里·拉弗蒂介绍,西港特区在进出口管理、政策支持和海关服务方面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为公司运营提供了极大便利。公司已从最初的20名员工发展至170名,年营业额达500万美元。
2018年,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经柬埔寨政府批准在西港特区创办,成为柬埔寨首所中文大学,并于2019年正式开始招生。学院设有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和物流管理3个本科专业,同时开设中文、柬埔寨语、英语、计算机和空调维修等培训课程。截至目前,学院已累计招收本科生256名。
同在西港特区的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是一所由中国政府援建、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院校。学院设有汽车修理、会计金融、信息技术等多个实用专业和短期、长期培训课程,目前在校生有1120人。自2017年创办以来,该学院已累计培养3926名毕业生,其中约90%在西港特区就业。校长萨玛博表示,学院始终致力于为西港特区输送合格人才,提供更多高素质劳动力,助力本地经济发展。
离西港特区不远的布腾村,近年来得益于西港特区发展带来的红利,成为西哈努克省最富裕、最具活力的村庄之一。经过西港特区牵线,中国江苏省政府为布腾村的江苏—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学校新建了教学用房,配备了现代化设备,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中国江苏援柬医疗队定期义诊,特区内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柬埔寨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桑奥表示,西港特区已成为柬中合作的典范,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希望未来柬中加强合作,在柬埔寨建立更多类似的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