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科技巨头的交易行为,欧盟监管机构加大了审查力度。
微软与OpenAI等合作面临审查
据彭博社报道,欧盟反垄断机构日前表示,准备重新审视微软与OpenAI的合作以及对谷歌与三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易寻求更多监管审查。
欧盟竞争事务负责人玛格丽特·维斯塔格表示,准备就有关OpenAI独家使用微软云技术的排他性协议向竞争对手进行询问。对此,微软回应称,将随时准备回答欧盟委员会可能提出的任何其他问题。据媒体报道,作为OpenAI的主要投资方,微软自2019年双方开始合作以来已投资了至少130亿美元。尤其在OpenAI去年11月“人事大地震”事件之后,微软在董事会中获得了一个观察员席位。根据微软与OpenAI达成协议的条款,微软将为OpenAI提供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工具支持,而微软的Azure云计算平台也将成为OpenAI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平台。
分析认为,与用时较短的并购审查不同,反垄断调查往往会持续数年。但那些最终被认定违法的公司,如存在通过捆绑销售产品或阻止竞争对手获得关键技术的行为,将面临巨额罚款和整改的法律风险。
欧盟的这些举措凸显了全球监管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在新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感到不安。专家指出,在欧盟对科技巨头企业监管趋势整体趋严的情况下,如果欧盟再像此前推出《数字市场法案》(DMA)那样,新拟出一个类似“数字守门人义务”的规定,可能会对大公司的投资和并购产生更多的限制。
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交易合规
今年3月7日,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正式落地生效。从彻底改革在线平台到幕后工程,谷歌、苹果、亚马逊、微软、Meta和字节跳动这些被法案确认为“看门人”的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以遵守该法案。
作为欧盟针对科技巨头颁布的反垄断举措之一,《数字市场法案》将明确数字服务提供者责任,遏制大型网络平台恶性竞争行为,确保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据悉,如果这些企业没有遵守法案,最高可能被处以营业额10%的罚款;如果违反规定的行为持续超过1年,还可能被禁止在欧盟市场经营。法案还要求相关科技巨头旗下的应用程序能够与竞争对手“互操作”,这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开放应用程序的接口,与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和共享数据,让用户能够自行决定在设备上预装哪些应用。法案还禁止将手机用户的信息变现,禁止违规收集数据等行为。
对于反垄断调查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国际法律与经济中心竞争政策主任奥尔认为,微软和OpenAI等公司将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来满足合规要求,而不是开发最新、最好的人工智能产品。这可能会让竞争对手赶上它们的市场主导地位,从而使人工智能市场受益。
然而,有反对者认为,欧盟的超前和过度监管可能会进一步造成欧洲人工智能产业落后的局面,诸多事前监管环节都将影响人工智能的开发进程。此外,人工智能监管等要求使创新型初创公司面临巨大挑战,导致经济负担过重。
欧盟亟待追赶人工智能发展潮流
欧盟委员会6月27日发布的2024版《欧盟科学、研究和创新绩效报告》显示,过去20年欧盟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欧盟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和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落后于中国和美国。
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2021年欧盟仅排在世界第五位,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此外,报告指出欧盟在研发方面面临三重挑战,包括未能充分利用其研发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创新鸿沟持续存在、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技术差距。
与此同时,毕马威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53%的德国企业希望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这其中超过一半的企业计划增加至少40%的投入。企业还认为需要在人工智能战略、治理和应对监管方面迎头赶上。
德法两国日前在柏林附近的梅泽贝格城堡举行部长会议并发布联合文件称,欧盟需要增强创新、刺激投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并改善监管框架,从而在未来维持技术和工业领域的实力,并在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占据优势。文件呼吁欧盟支持发展绿色产业、人工智能、量子、航空航天、生物等关键技术,减少单一市场内的不合理壁垒,刺激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