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泰国央行与老挝央行宣布两国实现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
近年来,东盟国家数字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东南亚国家各大城市的商铺里,各类数字支付标识十分常见,越来越多当地民众在付款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数字支付占当前东南亚地区交易额的约50%,而现金支付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由于各国二维码支付交易大多基于本国银行系统,不同国家间支付系统往往相互独立、无法互通。随着区域间人员、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及民众支付习惯的改变,东盟国家积极扩大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去年,新加坡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开通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今年3月,柬埔寨与马来西亚两国央行签署金融创新和支付系统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连接两国支付系统,实现跨境二维码支付交易。
目前,亚太地区民众常用的支付宝、泰国PromptPay、马来西亚DuitNow、印尼QRIS、新加坡NETS等移动支付方式已在区域国家实现不同程度的互通,民众支付的便利化程度逐步提升。
新加坡华侨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该行跨境二维码支付的交易数量和金额平均每月增长65%和80%,泰国和马来西亚市场已经分别占到其跨境二维码支付总额的20%和18%。
泰国开泰银行目前已在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开通跨境二维码支付业务。该行预计,随着到访东盟的外国游客数量持续攀升,今年开泰银行跨境二维码支付使用量有望同比增长30%。
相关报告预计,2028年东盟国家二维码支付交易量有望从2023年的130亿笔增至900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