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商务动态

亚洲经贸信息(2025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5-07-25 10:40浏览次数:

一、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成功举行

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5月30日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并致辞。来自亚洲、非洲、拉美和欧洲85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约400人出席。33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

王毅表示,3年前,中国同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倡议建立国际调解院。国际调解院作为国际法治领域的创新之举,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调解院的成立践行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将填补国际调解领域机制的空白,是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的重要法治公共产品。蕴含着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有助于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促进国际争议的友好解决。彰显了兼容并蓄的法治文明,尊重当事方意愿,发挥更灵活、更经济、更便捷、更高效的优势,与诉讼、仲裁等现有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相互补充,协同增效。中方期待各签署国尽快批准公约,欢迎更多国家加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欢迎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调解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落户香港。香港将全力支持调解院工作。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是建立国际调解院的法律基础,涵盖国际调解院职能、管治架构、运作、受理案件范围、特权及豁免权等重要条文。随着公约签署,国际调解院将在签约国批准公约后正式成立,总部将设在香港。国际调解院总部预计最快可在本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投入运作,为各方提供友好、灵活、经济和高效的调解服务,将有助强化香港作为国际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和国际调解之都的角色,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的制度优势,融入国家发展策略,为建构一个和平正义的世界作出贡献。

二、香港位列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经济体之一

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2025年报》)中,香港的全球竞争力继去年上升两位至第五后,今年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三。此次是自2019年后,香港首次重返全球三甲。

《2025年报》结果显示,香港竞争力大幅提升,总得分在100分中获99.2分,增加7.7分,增长幅度在前十名经济体中最高。在《2025年报》的四个竞争力因素中,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上升至全球第二;在“经济表现”和“基础建设”的排名亦分别上升至全球第六和第七。竞争力的子因素方面,香港在“税务政策”和“商业法规”排名全球第一;“国际投资”、“教育”和“金融”排名全球第二;“国际贸易”和“管理方式”排名全球第三。

三、香港IPO市场募资居全球首位

2025年迄今(7月22日)香港交易所共有43只新股上市,融资总额1081亿港元,新股上市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35%,融资规模同期增长6.8倍,登顶全球资本市场榜首。其中内地上市企业41家,融资金额1036亿港元,行业主要分布在科技、生物医药、半导体及消费行业。江苏共有10家企业,占内地赴港上市的企业总数的24.4%,融资总额191亿港元,占比18.44%。

四、投资推广署引资超过1600亿港元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近期宣布,该署于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协助了超过1300间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这些企业在开设或扩展业务的首年,为香港带来了超过1600亿港元的外来直接投资,创造了逾19 000个新职位。其中,受助企业首五大来源地分别为:中国内地(630家)、美国(113家)、英国(89家)、新加坡(68家)、加拿大(38家),受助企业五大行业分别为: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283家)、创新及科技(275家)、家族办公室(179家)、旅游及款待(148家)、商务及专业服务(129家)。

五、陈茂波:三方面巩固提升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出席活动时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处理约全球8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款额,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并拥有全球最活跃的人民币外汇及债券市场。目前正在从多个方面努力,巩固提升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一是优化离岸人民币的金融基建;二是提升人民币的流动性,目前港股已有24只股票可用离岸人民币交易,香港特区会争取尽快在“南向通”加入人民币柜台;三是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

六、跨境支付通上线,内地和香港居民可实时转账

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在内地,居民只需在指定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中,输入电话号码或组合输入户名和收款账号,便可进行跨境汇款,还能实现资金实时到账,无需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在香港,居民在手机银行填写关联内地账户的内地手机号后,就可以便捷地办理北向跨境汇款,资金很快便能汇到内地账户,没有任何费用。

据香港金融管理局介绍,个人对个人的汇款额度有所限制:跨境支付通南向便利化汇款,沿用现行的每人每年上限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北向便利化汇款,每人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人每年上限20万港元。

首批参与跨境支付通的内地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香港机构包括中银香港、东亚银行、建银亚洲、恒生银行、汇丰银行、工银亚洲,后续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

七、陈茂波:预计香港2至3年内成为世界第一跨境资产管理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活动时表示,去年以来,香港金融中心的表现亮眼并正稳步前进。根据2024年的调查,香港财资管理业所管理的资金超过4万亿美元,预计香港将会在2至3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的跨境资产管理中心。主要因素一是流入香港的资金量会持续增加,包括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的资金;二是离岸人民币业务,政府正从优化离岸人民币的金融基建、提升人民币的流动性、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巩固五、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三是支持内地企业出海,欢迎内地企业在香港筹融资,以及设立国际业务总部、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财资中心;四是金融创新,香港拥抱数字资产的发展,近年加快完善相关法律规管框架,例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稳定币的立法工作等。

八、余伟文:稳定币发行人牌照门槛较高 设不同特定用途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将于同日起开始接收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申请。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出席论坛时表示,香港为稳定币发行人制订相对严格的标准,入场门槛较高,申请牌照的机构必须满足实现 1:1 法币储备与透明赎回机制、持有至少 2500 万港元自有资本、明确稳定币的实际应用场景三大核心门槛,预计不会发出数以十计的大量牌照,而获发牌的稳定币亦会有不同特定用途,例如跨境贸易等。

他指出,金管局的稳定币沙盒计划,旨在让业界测试应用场景和分享经验等,但不一定确保获得发牌,参与机构日后仍须额外提出牌照申请。稳定币有支付属性,《稳定币条例》为发行人提供全面的监管框架,确保相同风险获得相同监管规则,以及行业健康及可持续地发展。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香港将正式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稳定币是一种与某些稳定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由于价格波动较小,更适合用于日常交易和支付,美国、欧盟、英国、日本、新加坡都开展了将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尝试。目前,京东币链科技、蚂蚁集团、渣打银行等 40 余家机构参与监理沙盒测试。据相关消息称,这次稳定币发行人的牌照拟将以类似邀请申请制来安排。

九、周大福珠宝:拟在内地和香港新增20间形象店

周大福珠宝集团副主席郑志雯表示,内地及香港将于今年新增约20间新形象店。现有5间新形象店表现超预期,单店销售额较普通门店高30%,证明品牌转型策略有效。

十、国家电影局新规鼓励港澳业者投资内地电影制作

    国家电影局近日印发《港澳服务提供者投资电影制作业务管理规定》的通知,包括鼓励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投资设立电影制作公司,开展电影制作业务;港澳投资电影制作公司可作第一出品单位,由其提交电影的立项和审查申请;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既有港澳投资企业可在其经营范围中办理相应增项,开展电影制作业务等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