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商务动态

巴西国家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01 13:55浏览次数:

巴西国家风险分析

(一) 政治风险

 

2014年大选中,巴西时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罗塞夫成功获得连任,但总统选举结果的差距微弱,反映出劳工党在自身建设和政府执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政治腐败和贫富差距等问题仍很突出。在新任期的第一年,其面临国家经济内外交困和个人执政地位受到挑战的双重困境,前景不容乐观。

 

1.政治稳定

  罗塞夫当选执政根基不稳。20141026日,巴西时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罗塞夫成功获得连任,凭借着3.28%的微弱优势,实现了自2002年以来劳工党对社会民主党在总统选举中的四连胜。但劳工党的票选优势从2002年的22个百分点下跌至三个百分点,这基本反映出了巴西现有政治生态的复杂态势政党力量消长不仅体现在劳工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力量逐渐趋于均势,也助推了其他中小政党的成长。这种政党格局甚至在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州长、议会选举中也得到体现。

罗塞夫面临带领执政团队和带领巴西经济走出困境的双重任务。在选举中备受关注的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仍在持续发酵,劳工党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受到极大影响,民众直接指责政府的管理能力。罗塞夫总统面临危机的最大原因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曝出的腐败丑闻,数百名政治家和企业家涉嫌参与到这一事件中。

罗塞夫2003年至2010年曾任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因此这项丑闻将牵连罗塞夫总统的政府,虽然其强烈否认这些指控并拒绝配合调查。弹劾总统的呼声近期也有所提高。有怀疑认为被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挪用的部分资金被用作了巴西总统的竞选资金中。除此之外,罗塞夫政府还被怀疑利用税收政策操纵政府资金账户。罗塞夫总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前景堪忧。

 

2.社会安全

  巴西贫富差距增大。2011年,巴西政府实施了巴西无贫困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巴西家庭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经济增长乏力,社会贫富差距偏大的状况依然存在。据巴西地理统计局提供数据表明,巴西的贫富差距2014年水平较2012年略有加大,与2011年持平,中止了自2001年以来的缩小趋势。其中,东北部地区的贫富差距最大(0.523),皮奥伊州以0.566的基尼系数居全国之首。南部地区贫富差距最小(0.463),圣卡塔琳娜州的基尼系数为全国最小(0.438)。

巴西犯罪率高,治安问题非常突出。巴西犯罪率之高堪比南非,很多人为了寻求保护加入黑社会,巴西的富人们建立了一个总人数高达65万的私人武装,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巴西警察力量的一半和国防力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巴西贫富分化严重以及政府管理能力低下。

 

3.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汇率并实行外汇管制。为维持巴西货币雷亚尔的汇率,阻止其过度贬值,2013822日巴西央行启动外汇干预项目,一直持续到2015331日才宣告结束。而自启动干预计划的一年半时间内,巴西雷亚尔累计贬值22.4%,巴西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未经批准,所有法人和个人都不能在巴西开立外汇帐户。外汇进出必须通过巴西中央银行。外资企业利润汇出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旅客入境携带外币现金无数额限制,但兑款超过雷亚尔一万元须申报。

 

4.风险展望

从政治稳定性、政治风险、政府干预三个方面考察巴西的政治经济风险,该国目前政治局面不稳定,总统执政能力受到质疑,且犯罪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加剧,经济低迷,腐败丑恶,现政府如何解决腐败案、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表现为负面。

 

(二)经济风险

 

  1.宏观经济

市场供求均萎缩严重。巴西汽车生产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巴西汽车销售量为20.73万辆,环比下降8.9%,同比下降23.9%。今年前8个月,巴西汽车销售量累计为175万辆,同比下降21.4%。巴西地理暨统计协会日前公布统计资料显示,巴西零售业今年上半年销售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2.2%,是近13年来,仅次2003年上半年 (降低5.7%)之另一高幅度降低百分比纪录。从汽车业和零售业的惨淡状况可见,巴西经济已经陷入由通货膨胀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经济将陷入衰退,后续乏力。2011年至2013,巴西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2.7%1%2.5%2014年降至0.15%,是巴西自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

当前,巴西面临较大财政、通胀和出口压力,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虽然巴西政府实施了财政紧缩措施,试图以此恢复市场信心,但效果不佳,市场悲观情绪依然浓重。巴西经济陷入停滞,各大机构均预计2015年经济将萎缩。标普预计,巴西2015年实际GDP萎缩2.5%;巴西央行预测2015年经济衰退1.8%。而经济政策因其传导机制错综复杂以及时间上的滞后性,或许难以药到病除。巴西经济前景很不乐观。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由于巴西政府和民间储蓄不足,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就依赖于财政赤字和对外负债。政府财政开支庞大,巴西政府为公务员提供相对优厚的待遇,在缺少其他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巴西政府被迫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巨额财政开支是造成巴西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迅速发展的通货膨胀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正常运行,而且容易引起政局动荡。2014年巴西通胀率为6.4%,逼近政府设定的6.5%上限。20154月,巴西通胀已经升至8.23%,且可能进一步上升。巴西央行给出的月度数据显示,在导致巴西通胀的各种因素中,食品、医疗、教育和个人消费占到相当大的一部分,食品类商品的平均通胀率甚至达到了20%30%,而房屋、交通和衣物消费品等则受通胀影响较小,多在2%5%之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