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海外经贸网络>海外经贸信息

亚洲经贸信息(2025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5-07-29 15:58浏览次数:

一、马来西亚宣布7月将发布激励措施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

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5月21日表示,该部将于7月发布旨在促进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激励措施。扎夫鲁称,去年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为国家电子产品出口贡献近1300亿美元,目前马来西亚在后端半导体封装和测试领域占据全球市场的13%。

此前3月,据彭博社报道,Arm已同意在未来十年向马来西亚提供芯片设计与技术支持,帮助其突破芯片封装阶段,迈入更有价值的半导体生产领域。根据双方协议,马来西亚将在十年内向Arm支付2.5亿美元,以取得一系列半导体技术与授权。马来西亚政府计划藉此协助本地企业设计自有芯片,并在2030年前达成半导体出口1.2兆令吉(约2,700亿美元)的目标。

马来西亚是全球芯片测试与封装的重要枢纽,但在芯片设计领域还没有实质进展。目前英特尔、格芯与英飞凌等国际企业,都在马来西亚设有多个芯片封装厂。此外,当地芯片设备制造商也积极打入全球供应链,吸引应用材料等企业在当地设厂。随着本土芯片企业的崛起,马来西亚将有望强化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同时推动国内顶尖制造技术的发展。在目前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下,支持当地芯片制造已成为马来西亚的首要任务,因为该国约40%出口产品为电子电气产品。

 

二、亚太地区绿色能源项目正在加速发展

亚太地区绿色能源项目正在加速发展,背后主要受到多个因素的推动。首先,各国在碳中和压力下加速能源转型,例如日本和韩国已承诺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绿色能源因此被纳入国家战略。其次,《巴黎协定》之后,各国纷纷提交自主减排计划,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此外,为了降低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提升能源安全,多个国家选择加大本地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时,来自国际组织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绿色金融支持,也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具体国家层面,老挝和越南是东南亚绿色能源合作的重要代表。老挝提出成为“东南亚电池”的战略,近年来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代表项目如Monsoon Wind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600兆瓦,将通过跨境输电向越南供电。2024年,老挝的电力出口同比增长17%,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其出口新支柱。越南方面,光伏装机快速上升,已处于东南亚领先地位。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12吉瓦风电装机。不过,越南也面临电网建设滞后和购电合同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印度正在推行国家绿色氢能战略,目标是2030年前年产绿氢500万吨,并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印尼则聚焦减少煤炭依赖,发展地热和太阳能,并通过亚洲开发银行等平台推进能源转型融资机制。马来西亚出台《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占比达到70%。菲律宾则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开发,生物质和地热能源也在布局中。为了提升区域能源协同效率,“东盟电力联网”计划正在实施,包括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之间的跨境输电项目。这类互联工程有助于实现区域内的能源优化配置与电力平衡,未来将发展为东南亚“超级电网”。

尽管发展迅猛,但亚太绿色能源项目仍面临不少挑战。电网基础设施薄弱、政策稳定性不够、电价机制不成熟是当前主要问题。不过,随着绿色债券、碳交易和私营资本进入市场,加之绿色氢能等新技术的兴起,亚太地区的绿色能源前景仍被广泛看好,未来可望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镇。

 

三、台湾半导体企业看好新加坡人才汇集 狮城或成产业重镇

台湾半导体企业集体到新加坡寻求合作机会。受访业界人士和企业认为,新加坡汇聚了全球人才,而台湾能提供领先技术,两者之间可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

驻新加坡台北代表处代表童振源在“台湾半导体创新产品发表会”上表示,此次参展企业是台湾最具创新和领先的厂商,支持了像台积电、联华电子、日月光和联发科等全球顶尖企业。童振源形容,这些企业是“隐形冠军”,为台湾半导体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设备、精密器具,甚至关键零部件等。

这场发表会是2025年东南亚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Southeast Asia 2025)的场边活动,吸引了50多家台湾半导体企业出席这次展会。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关键地位,新加坡去年成为台湾半导体设备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8亿3000万美元(10亿8000万亿新元)。台湾同年对新加坡投资也创下历史新高。

台湾半导体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新加坡聚集了全世界的人才,不少公司把新加坡视为东南亚或整个亚洲的经济中心,这些人才和企业与台湾顶尖半导体企业展开合作,相信会是很好的经验。首次来新参展的台半导体企业正铂总经理陈政严受访时说,从中美贸易战1.0到疫情再到特朗普2.0,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短链供应的重要性,海外布局是未来一定要走的方向。他认为,未来半导体重镇可能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如果在东南亚设厂或投资,新马是第一选择”。

 

四、光纤连接能力全球第一 新加坡数据中心市场稳健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与云计算需求持续高涨,亚太地区在多项数据中心关键指标上展现强劲增长。其中,新加坡在“光纤连接能力”方面排名全球第一,进一步巩固它作为区域数据枢纽的战略地位。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发布的《2025全球数据中心市场概览》报告显示,这是新加坡近五年来首次在“光纤连接能力”这一关键基础设施指标中荣登全球榜首。报告,新加坡作为国际数据传输节点,不仅拥有高度集成的网络架构,同时与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科技(AWS)、谷歌云(Google Cloud)和微软Azure等保持高密度互联。

报告引用国际宽带网络测量公司Ookla的数据也指出,除了新加坡,进入前十的亚太城市还包括香港(第三位)、北京(第四位)、上海(第七位)与曼谷(第十位)。

戴德梁行的数据中心报告,覆盖全球97个数据中心市场,按电力、土地、网络连接、运营容量与政策环境等20项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戴德梁行数据中心研究主管麦威廉(John McWilliams)说:“新兴市场正在崛起,但成熟的数据中心枢纽仍保持领先地位,凭借更大规模的开发渠道、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需求,它们始终处于全球数据中心活动的核心地带。”他预计,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需求的驱动下,全球各个地区的数据中心容量将至少增加一倍,而且下来两年还会维持这个惊人增长轨迹。

据报告解析,亚太市场在项目预租率、市场吸纳率与空置率方面表现优异,区域内整体租赁活跃度高、需求韧性强。新加坡的“规划中项目的预租率”(Pre-Leased Rate for Planned Developments)位居世界第七,即新项目在动工前已获得大量租户签约。另外,即便在土地资源紧张、电力审批趋严的背景下,新加坡仍维持稳定的供需结构与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数据中心空置率近乎全球最低。对于区域市场发展前景,戴德梁行亚太区数据中心团队研究及洞察主管斯瓦米(Pritesh Swamy)说:“尽管受美国关税相关不利因素的轻微影响,亚太市场运营商和最终用户的情绪依然乐观,该地区的资本投资和扩张计划仍在持续。”

 

江苏驻新加坡经贸代表处

2025年6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