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天科技海洋产业集团,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海缆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的企业之一,始终瞄准世界海缆制造的尖端科技前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率先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及产品研制。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产品生产能力已实现交流海(电)缆500kV及以下、直流海(电)缆±5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全覆盖,先后成功研制了“三芯110kV、三芯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缆”“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缆”以及“±4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海缆”“±52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海缆”,通过型式试验和国家级新产品鉴定,推动我国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由±160kV到±200kV到±320kV到±400kV到±525kV的“五连跳”,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集团的示范项目中。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分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省海洋能源与信息传输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面向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需求,中天海缆研发了更高电压等级产品、更优化的材料选型方案,并设立江苏南通、广东汕尾、江苏盐城和山东乳山四大海缆制造基地,以本土化优势,辐射多区域,致力打造亚洲最大的海洋工程电线电缆产业化基地,助力海上风电平价发展,在“双碳”赛道中抢道争先。中天海缆坚持走产品特色化、品质优异化、服务差异化道路,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水文条件,一流的制造、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完善的质保体系和配套技术服务,深耕海底光缆、海底光电复合缆、海底直流电缆、深海脐带缆、动态缆、运维服务及配套产品的研发,为深远海海上风电、海洋油气、海上光伏、深海探测、岛屿互联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经过二十年发展,中天科技海缆已经成长为综合性国际工程承包商。公司在境内、外承建了22个海缆总包工程,供货项目超过350个,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全球40多个国家,目前累计出口业绩超过7500公里。
随着国际业务的不断扩展和深化,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传统管理经营模式难以应对国际工程的多样化挑战。实施国际市场本土化经营,加速培育本土化公司造血能力,是企业在海外谋生存、求发展的有效抓手,是维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天海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战略需要,为了更好地紧贴市场、紧贴客户,有效提升公司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2023年,在德国设立中天德国海洋有限公司(ZTT OFFSHORE GmbH,以下简称“中天德国”),致力于为欧洲市场提供优质的海缆设计、供货、安装、试验、运维等系统服务。
为了确保中天德国能够迅速融入当地市场,中天海缆向中天德国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市场团队。同时,中天德国也积极招聘本地人才,加强与当地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联系,推动双方业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人力资源本土化有效减少了国际项目执行中市场准入的贸易壁垒,降低海外经营风险。尤其是雇用熟悉欧洲市场的高级人才,有利于企业在市场开发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规避不必要的经营管理风险。
2023年,中天科技海缆顺利签约德国50赫兹Ostwind-6-1海上风电开发项目,金额达3.45亿欧元。该项目包括220kV海底光电复合缆(风场送出海缆)、陆地电缆及其附件系统的供货、运输和施工,是截至目前中国海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单体规模最大的海底电缆总承包项目。中天德国将在南通团队配合下,负责该项目的管理、附件安装、系统测试和运维工作。该项目的中标是中天科技充分践行“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战略方针的体现,助力欧洲海上风电开发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伴随着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中天海缆在品牌、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的高速发展。在海外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商务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中天海缆积极进行本土化经营探索和实践,设立本土化公司开展经营管理,采用和探究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本土化经营策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资源,增强在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塑造优质的企业品牌,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进而进行全球布局,持续整合提升公司的本土经营能力、协同经营能力和高端经营能力,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确保公司高质量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