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进展

省政府2023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4-03-04 14:14浏览次数:

一、办好“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购物节,全年开展不少于10场省级消费促进活动、不少于2000场“一市一主题”消费促进活动。

完成情况: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万亿元,同比增长6.9%,规模占全国比重的9.8%。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消费促进重点工作的通知》,坚持“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联动,举办“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春惠江苏”夏夜生活”“金秋惠购”活动累计举办6000场各具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谋划“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活动,计划于12月11日在宿迁举办启动仪式

二、启动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

完成情况:2023年1-10月全省餐饮收入3982.3亿元,同比增幅18.7%,高于全国增幅和社零增幅。据不完全统计,省市累计举办味道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340余场,发放消费券近9000万元,预计拉动餐饮消费额超29亿元。持续开展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联动合作,助力江苏餐饮数字化转型。支持并指导各地持续开展季节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完成2023年度“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总结。

三、推选一批特色餐饮名街、名店、名厨、名牌。

完成情况:经各地推选,首批28个“江苏味道”美食街区和近130个地标餐饮品牌已经梳理完成。联动第三方平台,结合餐饮美食街区培育,开展街区推广活动,助力消费升级。指导省餐饮行业协会根据《绿色餐饮评价通则》标准,创建27家绿色餐厅。指导省烹饪协会持续开展江苏烹饪人才培育工作,今年共计认定江苏烹饪大师58人,名师27人。

四、支持举办中国淮安食品博览会、江苏餐博会。

完成情况:推动各地持续开展地标餐饮促消费活动。指导淮安市举办2023年中国食品博览会。指导省餐饮行业协会举办2023年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

五、举行老字号“三进三促”系列活动。

完成情况:制定江苏省老字号“三进三促”全年活动工作方案,举办全省老字号“三进三促”启动仪式,并圆满完成南京站、宿迁站、常州站和泰州站活动。4场活动共组织来自13个设区市229家次老字号企业,联动3条省级示范步行街、1条市级示范步行街进行现场展销,场均日客流量达到5.5万人次。按照商务部2023年“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工作要求,创新开展《老字号 正青春》掌门人直播活动,6期节目共邀请来自10个设区市18家老字号企业掌门人(传承人)走进直播室,分享品牌故事、交流发展理念、共话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截止11月16日线上累计浏览量近1000万,单期节目最高浏览量破240万。

六、促进网络新消费,办好江苏电商直播节,提升“江苏优品”直播品牌影响力。

完成情况:组织“全国网上年货节”和“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推出“惠享新消费”“数商兴农”“网罗东盟好物”等系列特色活动。组织2023江苏电商直播节,举办助农专场、直播技能大赛和“我为江苏代言”公益直播等活动,直播节期间,全省直播62.7万场,实现网络零售额1102.6亿元,同比增长10.1%。联合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电商大会,通过开展电商及相关主题分享,电商交流对接活动等,宣传推介江苏电商发展政策和成果,营造电商发展良好氛围。1-10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2827.9亿元,同比增长12.8%。

七、举办“销售竞赛季”活动,给予百家优胜商贸流通企业专项资金奖励。

完成情况:拿出39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社零贡献率、餐饮营业额贡献率排名靠前的重点商贸流通企业,每家企业给予30万元专项奖励,在全省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印发《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23年“苏新消费·销售竞赛活动”的通知》(苏商运〔2023〕472号),对社零贡献率高的五大类企业(商超百货企业、汽车流通企业、成品油流通企业、家电零售企业)进行激励。

八、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完成情况:赴北京、天津、重庆等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学习考察。在南京举办“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启动仪式,在无锡举办“苏新消费•春惠江苏”启动仪式。支持徐州、苏州深度参与“苏新消费·夏夜生活”“苏新消费·金秋惠购”主题系列促进活动。支持四地开展“一市一主题”专项促消费活动。1-10月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社零额分别实现6840.2亿元、7871.9亿元、3738.2亿元、2955.7亿元,分别增长6.1%、6.8%、8.0%、7.1%。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织60余家品牌企业和采购企业参会洽谈,精准化采购对接,共达成3.2亿元采购合同,推动江苏优品销全国、卖全球。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南京、苏州、徐州、无锡报名注册单位6899家,报名注册人数25702人,累计成交38.7亿美元,分别成交9.92亿美元、14.39亿美元、1.41亿美元、12.94亿美元,四市总量占全省比重过半。

九、宣传推广南京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及智慧商店的典型做法,推动徐州、苏州、无锡等地中心商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重点商圈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

完成情况: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商圈(商店)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示范区”“示范创建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围绕商圈发展深入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组织召开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新华日报》等省市媒体积极宣传推广智慧商圈(商店)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和成效。全省13个市都开展了智慧商圈规划建设,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商圈监测全覆盖省份。徐州彭城广场商圈和商圈内2个商店目前已经通过商务部评审并公示,近期将公布评选结果。拟定于12月12日在南京市秦淮区组织召开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现场会。

十、组织评选省级示范步行街

完成情况:发布第二批7条“江苏省示范步行街”名单,升级消费集聚载体,提升消费品质。

、深化7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试点。

完成情况:新增6个城市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成为全国首个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在南京组织召开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东部沿海六省市经验交流会,商务部流通司领导到会讲话。对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城市进行试点验收,已完成试点验收评估报告报商务部。

、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县域商业网点建设改造。

完成情况:今年共支持各地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34个、乡镇农贸(集贸)市场45个、县城农贸市场(菜市场)4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3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17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5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12个。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增强了农产品上行动能。

、打造10个左右县域电商集聚区。

完成情况:培育认定新一批10个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组织 “加快打造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促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织第三批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认定工作。举办“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活动,联合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和农产品产销对接。

、聚焦重点国别地区加强优质外资项目引进。

完成情况:全省共有80多个团组赴欧美、日韩等地招商引资。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10月,我省实际使用外资226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2.8亿美元。新增9个项目列入商务部新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清单、3个项目入选全国制造业领域标志性外资项目,总数分别达68个(全国383个)和11个(全国56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支持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完成情况:6月3日,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6月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8月,报请省政府建立支持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全力支持南京市开展服务业招商,放大综合试点溢出效应,为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月3日2023年服贸会“投资中国年”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大会发布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新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发布了《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发展报告2023》。南京市共有5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涵盖创新发展涉外法律服务、畅通创新药械研产用服务全链条、“两业”融合等重点开放领域。10月,赴新加坡、香港开展经贸交流,举办新加坡服务业扩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推进10家苏陕协作共建“区中园”建设。

完成情况: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开发区对口支援协作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商开发〔2023〕124号),深入推进苏陕协作共建“区中园”工作,今年新进项目17个,到位资金32.51亿元,通过苏陕协作吸纳就业7944人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6156人次。会同陕西省商务厅组织召开苏陕协作共建“区中园”联席会议,并开展工作调研。举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来自陕西开发区及部分商务(招商)部门负责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共32人参加培训。推动我省开发区与陕西共建园区开展各类合作交流活动,今年新增2对“村企结对”,帮助开展5次招商推介活动。

、举办外资企业政企沟通圆桌会议、外企与部门面对面系列活动、港澳投资企业法律服务月活动。

完成情况: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召开技术装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暨2023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全年举办全省外资总部政策培训暨“外企与部门面对面-外资总部企业专场”活动6场外资企业面对面交流答疑活动

、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重点支持企业参加115场境外国际展会。

完成情况:年度贸易计划重点支持企业参加115场境外国际展会,组织超2000家次企业参加中国机电产品(新加坡)品牌展、汉诺威工业展、第24届江苏出口商品大阪展和澳大利亚纺织服装展等重点展会;组织5000余家次企业参加第133届、第134届广交会

、组织企业参加不少于30场服务贸易专项展会。

完成情况:组织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通讯展30服务贸易展会成功组织举办首届江苏国际文化贸易展览会11月发布2024年省商务厅厅贸易促进计划。

二十、全面完成南京、苏州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争创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完成情况:会同南京、苏州表格化梳理总结2022年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完成情况,形成试点工作地方诉求表。我省4个试点案例入围全国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5月底,两地试点任务已全面落地完成。推动两地做好试点总结工作,完成总结报告,明确提出申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意向,梳理新一批试点创新实践案例,相关材料由两地市政府报送商务部(宁政函〔2023〕64号、苏府函〔2023〕29号)。7月,我厅会同南京、苏州参加商务部组织的试点总结答辩,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10月,我省2个试点案例入围全国试点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我厅商请省服务贸易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及各地商务部门做好案例学习借鉴工作(苏商服函〔2023〕1062号、苏商服函〔2023〕1061号)。

二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建设,培育一批省级数字贸易载体、平台。

完成情况:指导省电子口岸公司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3月8日完成“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系统开发合作协议签署。截至目前,“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已完成,并在南京市和苏州市全市范围开展系统运行工作。已完成第四批省级服务贸易基地和重点企业遴选工作。11月1日,召开培训视频会,向全省企业推广“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

二十、深化13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完成情况:全省首批共认定26个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支持南通举办2023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支持无锡举办第二届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开展省级公共海外仓综合评估工作,下发《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江苏省公共海外仓综合评估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苏商贸〔2023〕495号)1-10月,全省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525.3亿元,同比增长39.3%

二十、加强“市采通”平台省内外推广。

完成情况:研究制定2023年外贸新业态提升专班工作方案,做大做优常熟“市采通”平台,进一步推动“市采通”平台省内对接合作,支持平台与重庆、唐山等新试点地区探索合作新模式。2023年1-10月,“市采通”平台出口212.7亿元,增长37%。

二十、印发《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扩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覆盖范围。

完成情况: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由20个省级部门参加的内外贸一体化协调机制。牵头省发改委等20部门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23〕26号)。赴浙江省和省内各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调研。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典型案例,并印发《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典型案例》。会同紫金保险、中国信保等保险机构开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研究,拟定了《江苏省省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内外贸一体化)》和《支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项目实施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共征集63个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典型案例,经遴选后印发了《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典型案例》

二十、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等产品进口。

完成情况:指导张家港市和无锡市新吴区两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完成2022年度国家进口贴息资金的下拨工作。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国家进口贴息项目。下发《关于做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的函》,持续推进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二十、做好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组织工作。

完成情况: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江苏交易团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报名注册、成交促进、活动组织、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我省报名注册单位1.2万家,报名注册人数4.5万人,位居全国前列;累计成交66亿美元,同比增长1%,成交规模继续位列全国省市交易团第二;举办技术装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暨2023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数字贸易创新高端对话暨第六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在内的17场配套活动。

二十、推动出台《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

完成情况: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草案)》进行一审。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

二十、筛选100个省级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建设。

完成情况:已印发我省2023年省级重点外资项目清单。积极推荐二批次制造业项目纳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

二十、持续推进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新的外资总部鼓励政策和外资研发中心鼓励政策,支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新认定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完成情况:今年1-10月,全省利润再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占比31.1%。继续实施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10月25日举办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工作交流会开展第二批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税收政策资格认定。11月10日召开全省外资研发中心业务培训会。开展第十四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认定。

三十、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全年走进跨国公司总部100家以上。

完成情况:2月初,制定海外经贸代表处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年度计划,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全年完成调研、拜访、安排陪同代表团考察访问驻在地及周边国家地区跨国公司总部100家以上。

三十、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举办第五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重点对韩经贸交流活动。

完成情况:召开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工作厅市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SK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已试生产,现代起亚持续扩大在苏项目合作。在盐城召开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韩(盐城)产业园工作要求,研究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在盐城举办第五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暨江苏—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

三十、办好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

完成情况:6月28日,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苏州举行。

三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3+X”场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协定关税政策,帮助企业提升协定规则应用能力。

完成情况:完成“RCEP中小企业跃升”“RCEP产业强基”“RCEP国别深耕”3个专题的线下专场培训工作,800多家相关企业参训受益。配套录制9期“RCEP实操公开课”,其中5期已在“江苏商务”微信公众号发布。

三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实施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试点,支持片区申报首次进口化学药品通关备案职能,支持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

完成情况:顺利举办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制定发布江苏自贸试验区实施提升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建立自贸试验区重点任务督导推进工作机制。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国内国际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地区)经验做法,开展营商环境系统集成创新研究,形成江苏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系统集成创新研究报告。研究制定江苏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经三轮征求意见,于6月16日提交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6月30日,由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审签印发。12月4日,省自贸办印发关于报送江苏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2023年推进情况和2024年工作计划的函,阶段性总结梳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进展情况。

三十、持续排查整治建筑施工领域、市政公用设施、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风险隐患。

完成情况:已下发2022年度最后一批第三方机构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检查问题隐患清单,要求各地督促企业落实闭环整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对全省3000家餐饮场所检查抽查工作。指导省餐饮行业协会线上下结合开展全省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培训。指导各地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结合江苏面食小吃产业发展大会等行业重要展、节、会、赛、训平台开展燃气安全宣贯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