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2023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上半年完成情况
一、办好“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购物节,全年开展不少于10场省级消费促进活动、不少于2000场“一市一主题”消费促进活动。
完成情况:制定2023年消费促进品牌提升专班工作方案,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23年消费促进重点工作的通知》,坚持“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联动,成功举办“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苏新消费•春惠江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主题系列活动,全省累计开展11场省级促消费活动,3200场“一市一主题”活动。1-5月,全省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1.2%,好于全国2.1个百分点。
二、启动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
完成情况:按照商务部“中华美食荟”工作要求,坚持政协企联合、商文旅融合、线上下结合,持续开展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联动合作,与美团签署《江苏省餐饮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化信息共享,助力江苏餐饮数字化转型。
三、推选一批特色餐饮名街、名店、名厨、名牌。
完成情况:美食街区推选、地标品牌打造是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的重要内容。经各地推选,首批28个“江苏味道”美食街区和近130个地标餐饮品牌已经梳理完成。
四、支持举办中国淮安食品博览会、江苏餐博会。
完成情况:推动各地持续开展地标餐饮促消费活动。4月17日-19日,举办2023年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5月25日-31日,举办第五届中国早茶文化节暨2023中国扬州淮扬菜美食节。支持淮安市持续做好2023年中国食品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指导省餐饮行业协会举办2023年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
五、举行老字号“三进三促”系列活动。
完成情况:研究制定2023年江苏省老字号“三进三促”活动工作方案。今年活动将依托步行街消费平台和载体,配合“苏新消费”四季购物节,结合传统节假日,在南京、宿迁、常州、泰州陆续开展。4月28日至30日,2023年江苏省老字号“三进三促”活动启动仪式暨乐享百家湖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在省级示范步行街南京百家湖1912成功举办。6月16日至18日,2023年江苏省老字号“三进三促”宿迁站活动暨嗨在宿迁·品牌消费节在省级改造提升培育街区宿迁市苏宿工业园区苏州街成功举办。
六、促进网络新消费,办好江苏电商直播节,提升“江苏优品”直播品牌影响力。
完成情况:成功组织“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和“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江苏特色活动,开展了“惠享新消费”“数商兴农”“网罗东盟好物”等特色主题活动。统筹谋划2023江苏电商直播节,研究制定总体方案并下发。1-5月,全省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1293.4亿元,同比增长19.3%。
七、举办“销售竞赛季”活动,给予百家优胜商贸流通企业专项资金奖励。
完成情况: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出了130家优胜商贸流通企业,每家企业给予30万元专项奖励,奖励金额共计3900万元。
八、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完成情况:赴北京、天津、重庆等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学习考察。2022年12月16日,在南京举办“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启动仪式,2023年3月19日,在无锡举办“苏新消费•春惠江苏”启动仪式。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九、宣传推广南京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及智慧商店的典型做法,推动徐州、苏州、无锡等地中心商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重点商圈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示范创建。
完成情况:发挥南京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带动作用,指导支持徐州、苏州、无锡等地中心商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协同化发展。宣传推广南京新街口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及智慧商店的典型做法,加强对日常监测和监督管理。
十、深化7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试点。
完成情况:在苏州组织召开了全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现场观摩苏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赴南京、苏州、无锡、淮安等市开展调研,对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服务指导;根据商务部安排,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城市市场体系建设暨便民一刻钟生活圈工作推进会。
十一、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县域商业网点建设改造。
完成情况:组织各地摸排并上报2023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设区市2022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分别赴徐州、常州、镇江、连云港、盐城等市进行县域商业建设工作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拟定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制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并下发。
十二、打造10个左右县域电商集聚区。
完成情况:组织开展了3站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活动。开展了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发展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十三、聚焦重点国别地区加强优质外资项目引进。
完成情况:全省共有60多个团组赴欧美、日韩等地招商引资。2023年1-5月,全省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7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7亿美元。在6月份商务部公布的全国新一批49个外资标志性项目中,我省有8个项目入选,数量居于全国前列。
十四、支持南京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完成情况:6月3日,指导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6月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十五、推进10家苏陕协作共建“区中园”建设。
完成情况: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度开发区对口支援协作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苏商开发〔2023〕124号),深入推进苏陕协作共建“区中园”工作,今年新进项目9个,到位资金14.09亿元,通过苏陕协作吸纳就业7281人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488人次。推动我省开发区与陕西共建园区开展各类合作交流活动,今年新增2对“村企结对”。
十六、举办外资企业政企沟通圆桌会议、外企与部门面对面系列活动、港澳投资企业法律服务月活动。
完成情况:5月17日上午,省商务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以视频直播方式举办全省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年度报告培训活动,向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和全省外资条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企业年报系统填报流程以及操作指南。
十七、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重点支持企业参加115场境外国际展会。
完成情况:全省支持近千家企业参加50场境外重点展会;组织2600多家企业参加第133届广交会。1-5月,我省外贸出口增长1.5%,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出口增长8.1%,好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十八、组织企业参加不少于30场服务贸易专项展会。
完成情况:印发《省商务厅关于组织参加2023年第一批服务贸易境外线下重点展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参加香港国际影视展等12个2023年第一批服务贸易境外线下重点展会。组织江苏参展团参加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十九、全面完成南京、苏州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争创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完成情况:会同南京、苏州表格化梳理总结2022年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完成情况,形成试点工作地方诉求表。我省4个试点案例入围全国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5月底,两地试点任务已全面落地完成。推动两地做好试点总结工作,完成总结报告,明确提出申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意向,梳理新一批试点创新实践案例,相关材料由两地市政府报送商务部(宁政函〔2023〕64号、苏府函〔2023〕29号)。
二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建设,培育一批省级数字贸易载体、平台。
完成情况:指导省电子口岸公司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3月8日完成“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系统开发合作协议签署。截至6月底,“单一窗口”数字贸易版块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已完成,即将选取南京、苏州地区的部分重点服贸企业进行系统试用,根据企业和两地商务部门的反馈,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新一批省级服务贸易基地和重点企业遴选工作已启动。
二十一、深化13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完成情况:下发跨境电商知名品牌评选工作通知,推动各地企业积极申报。目前,已完成材料审核。支持南通举办2023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参展企业284家,展位数563个;支持无锡举办第二届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参展企业300多家。
二十二、加强“市采通”平台省内外推广。
完成情况:研究制定2023年外贸新业态提升专班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市采通”平台省内对接合作,支持平台与重庆、唐山等新试点地区探索合作新模式。2023年1-5月,“市采通”平台出口91.3亿元,增长32.2%。
二十三、印发《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研究扩大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覆盖范围。
完成情况: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建立由20个省级部门参加的内外贸一体化协调机制。在首批试点地区名单公布后,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案,制定了2023任务清单,并报送商务部市建司。赴浙江省和省内4市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调研。
二十四、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等产品进口。
完成情况:会同省各有关部门,指导张家港市和无锡新吴区两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口岸优势,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下发《关于做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的函》。截至六月底,因商务部未下达2022年度国家进口贴息资金的审核结果,资金下拨工作尚未开展。
二十五、做好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组织工作。
完成情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我省交易团秘书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推动我省5家采购商签署合作备忘录,组织采购商参加第六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服务贸易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暨上海招商路演活动。
二十六、推动出台《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
完成情况: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江苏省外商投资条例(草案)》进行一审。
二十七、筛选100个省级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建设。
完成情况:已印发我省2023年省级重点外资项目清单。
二十八、持续推进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
完成情况:继续实施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三年行动计划,我省利润再投规模持续居全国第一。
二十九、出台新的外资总部鼓励政策和外资研发中心鼓励政策,支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新认定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完成情况:启动外资总部鼓励政策修订工作;会同省科技厅推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我省外资研发中心鼓励政策;启动第一批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税收政策资格核定复核;明确了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2023年度重点工作。
三十、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全年走进跨国公司总部100家以上。
完成情况:2月初,制定海外经贸代表处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年度计划,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上半年,完成调研、拜访、安排陪同代表团考察访问驻在地及周边国家地区跨国公司总部55家。
三十一、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举办第五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重点对韩经贸交流活动。
完成情况:1月13日,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工作厅市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南京召开,确定产业园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更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产业园与韩国SK集团等韩资企业重大项目合作持续推进,SK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加快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现代起亚持续扩大在江苏项目合作,将盐城工厂打造为全球出口基地。
三十二、办好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
完成情况:6月28日,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苏州举行。
三十三、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3+X”场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协定关税政策,帮助企业提升协定规则应用能力。
完成情况:目前已完成“RCEP中小企业跃升”“RCEP产业强基”2个专题的线下专场培训工作,700多家相关企业参训。正在筹备2个专题的“RCEP实操公开课”录制工作。
三十四、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实施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试点,支持片区申报首次进口化学药品通关备案职能,支持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
完成情况:江苏自贸试验区实施提升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自贸试验区重点任务督导推进工作办法均制定实施。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顺利召开。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国内国际营商环境一流城市(地区)经验做法,开展营商环境系统集成创新研究,形成江苏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系统集成创新研究报告。研究制定江苏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经三轮征求意见,于6月16日提交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6月30日,由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
三十五、持续排查整治建筑施工领域、市政公用设施、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风险隐患。
完成情况:已下发2022年度最后一批第三方机构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检查问题隐患清单,督促各市落实闭环整改。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签订委托安检合同,对全省餐饮场所开展检查抽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