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00335/2023-00104 | ||
信息分类 | 提案办理 | 时效 | |
发布机构 | 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3-06-19 |
信息名称 | 省商务厅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
内容概述 | 省商务厅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 ||
文号 | 关键字 | 建议 答复意见 |
省商务厅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A
同意公开
省商务厅关于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28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邵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徐州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商务部门着力推进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扩大消费、刺激内需,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度重视,《江苏省“十四五”消费促进规划》中明确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省与商务部部省战略合作协议中也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列为重点事项。《省政府2023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支持徐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徐州中心商圈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资源禀赋独特、消费氛围浓厚,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有十分突出的先发优势。2022年,省财政统筹中央和省级商务发展资金,拨付徐州市促消费相关资金超3000万元,统筹用于促进商业消费、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结合您提出的具体建议,我们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徐州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一是支持徐州完善区域中心顶层设计。经省政府同意,首批将徐州等城市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向商务部进行了申报。支持徐州出台了《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徐政办发〔2023〕13号),聚焦徐州味道、徐州文旅、徐州质量、徐州潮流、徐州服务、徐州畅行“六大领域”提升,实施消费地标建设、本土品牌提升、文旅消费释放、体育消费提质、新消费产业培育、资源协调共享等六大行动,建立六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消费地标、品牌、产业等方面,项目化推进开展创建工作。支持徐州大力推动中心商圈、高铁生态商务区、新城区商务中心、淮海国际博览中心等重点载体建设,持续提升对商贸企业发展的承载力。
二是支持徐州提升消费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全省持续开展“苏新消费”四季主题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强化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4个联动”,2023年1-4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82.7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好于全国2.7个百分点,其中徐州市社零额1456.9亿元,同比增长14.6%,为全省消费市场提质增效做出积极贡献。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徐州承办省级消费促进活动,提升“淮海新消费”活动品牌,鼓励各类商圈、商业综合体、商业集聚区和商品零售店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购物节、折扣季等促销活动,努力释放吸引消费和激活消费的市场活力,持续打造富有徐州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品牌。
三是支持徐州扩大县域经济特色化。睢宁县是江苏最大的淘宝村集群,支持徐州推广睢宁县沙集镇农村淘宝发展的典型范本,挖掘“齐文楚武”等元素价值,打造地方特色消费平台载体,加快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网上商圈、名优特产品销售、区域性服务平台。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为重点,补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短板,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农村消费吸引力,促进城乡消费均衡发展。2022年,支持徐州建成并验收了18个乡镇商贸中心、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县乡物流配送等项目。
四是支持徐州打造高品质消费载体。统筹推进徐州现代商圈建设,加快区域商圈培育和消费载体升级,全面提升徐州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航空口岸、铁路货场、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海关监管场地运营能力,积极创建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支持徐州拓展文旅消费品牌,高水平建设世界级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环云龙湖旅游集聚区、城市历史文化核心轴、贾汪康养度假区、东南片区活力休闲区五大旅游片区,构建全域化消费格局。拓展时间轴,放大夜间消费,完善“一区、一带、多节点”夜间经济场景,整合旅游景区、文博场馆、演艺场所,提供全时段、全流程消费体验。
衷心感谢您对江苏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多提宝贵意见与建议。
江苏省商务厅
2023年6月19日
联 系 人:彭程
联系电话:025-57710390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代表联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