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江苏方案”

发布日期:2023-12-20 13:57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调研报告》(简称《报告》)在2023年江苏省网络安全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

《报告》由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简称江苏省自贸办)会同江苏省网络信息办公室,联合调查、研究、撰写,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提供支持,旨在发挥江苏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头雁”效应,为江苏数字经济领域“走在前、做示范”,贡献新方案、扛起新担当。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全球产业链协同的重要通道,支撑货物、资本、服务、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竞相布局以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为主导的数字营商环境,数据治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欧盟、美国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澄清境外数据的合法使用法案》等数据传输相关规则,在缔约国之间推动数据有序开放。我国陆续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数据出境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在面上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在点上明确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要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纷纷探索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管理变革。

近年来,江苏省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深入,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数字产业高速发展,激发企业人员管理、跨国产研合作、进出口贸易等多场景、高频次数据跨境流动需求。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明确“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江苏省自贸办会同省委网信办等多部门协同发力,聚焦企业需求,加快“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进一步促进“制度创新”,政策初具体系、底层基座扎实,为推进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焦强化制度设计,江苏陆续推出《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措施》《江苏省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江苏省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指引(第一版)》等一系列促进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政策。

聚焦夯实底层“基座”。江苏有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苏州自贸片区在省内最早开通“服贸通”国际数据专用通道——“苏州—新加坡”通道。南京自贸片区内落地IPv6根服务器(南京)节点、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云计算中心、扬子江数字金融平台、碳擎数字化碳管理与核查系统云平台等。

聚焦适度超前探索。江苏省自贸办细致摸排区内企业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支持重点企业试点先行,引导企业着力在“点上突破”中积累经验,形成一批具有可复制性的改革措施。目前,全省共有11家企业获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数量居全国第一方阵。

《报告》提出,当前,江苏正以自贸试验区为试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江苏方案”。未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将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企业需求、结合片区特色、强化监管保障、赋能产业发展,倾力打造“五个一”体系。即:“一个专班”,组建一个省级相关部门及智库专家的工作专班;“一套政策”,编制全省实施办法、片区实施意见、监管办法等一套政策体系;“一批设施”,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功能型数据中心、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一个平台”,搭建一个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一套清单”,结合区域、行业、企业需求和情况,梳理一套“白名单”+“负面清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