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000335/2022-00044 | ||
信息分类 | 重点工作进展 | 时效 | |
发布机构 | 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2-03-03 |
信息名称 | 省政府2021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 ||
内容概述 | 省政府2021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 ||
文号 | 关键字 | 重点工作、完全情况 |
省政府2021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一)开展“品质生活•苏新消费”主题促进活动。
完成情况:开展700余场“苏新消费”主题促进活动。在南京正式启动全省“消费竞赛第三季”活动。在苏州主会场成功举办“苏新消费•冬季购物节”启幕仪式。通过《江苏商务发展参考》在全省推广苏州“双十二购物节”、无锡市梁溪区、徐州鼓楼区、南通崇川区等一批促消费经典案例。
(二)发展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新认定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新零售示范企业)30家。
完成情况:指导省电商协会成立江苏省电子商务直播产业联盟。组织开展“2021网上年货节”和第三届“双品网购节”,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受到商务部肯定。研究完善省级数字商务企业评价标准,遴选39家企业为2021年省级数字商务企业。
(三)推动电商平台企业渠道下沉,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水平。
完成情况:对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开展调研督查。在沭阳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进会。完成2019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先后在宿迁、常州、盐城、淮安、扬州举办五站电商公共服务全省行活动。
二、完善消费平台载体
(一)支持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完成情况:细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程方案。上报商务部《关于推荐无锡市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的请示》。在南京召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座谈会。组织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市参加商务部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形成专报上报省政府。
(二)推进21条省级试点培育步行街区改造提升。
完成情况: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工作意见》,明确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为工作抓手之一继续高标准推进。拨付步行街改造提升省级专项资金。组织专家对部分街区改造提升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成立“江苏省步行街联盟”。
(三)建设智慧商务“江苏老字号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老字号”企业参展参会组织工作。
完成情况:组织老字号企业参加“人间梁溪•江苏老字号嘉年华”、第十五届中华老字号(上海)博览会、“2021年双桂坊 万粽一心”江苏老字号展销会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展示。“江苏老字号管理信息系统”已正式上线试运行。制定2021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老字号企业定制设计赛方案,组织各设区市商务部门征集设计作品参赛。精选特色老字号企业参加第四届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会同无锡市商务局、上海市黄浦区商务委员会、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三进三促“长三角老字号进校园”活动。
(四)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大型商贸企业、行业协会接入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完成情况:指导大型商贸企业、行业协会接入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报送市场化评价、第三方信用评价信息3000余条。对接共享省大数据管理中心25类、4000余万条政务信息数据,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查询、信用评价等服务。印发《省商务厅关于开展2021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和《省商务厅关于联合开展2021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的函》,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遴选报送“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徐州宣武集团入选全国“诚信兴商十大案例”。与我省6家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报告服务。
三、推动外贸稳中提质
(一)持续开展“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市场开拓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重点展会。
完成情况:组织“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线上展会10场,线上对接会100场。组织外贸企业参加第129届线上广交会。根据《第31届华交会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华交会办发〔2021〕1号)要求,华交会延期举办。发布《江苏省商务厅2021年第二批贸易促进计划》。组织2000多家外贸企业参加第130届线上线下广交会。全年共组织176场“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线上展会和线上对接会。
(二)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展服务贸易载体和主体培育工作,举办“苏新服务•智惠全球”系列展会。
完成情况:召开省服务贸易工作专班会议。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1周年总结,指导苏州、南京做好总结工作并报送商务部。在华外籍人才外汇业务便利化试点在全省推广。我省3个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践案例获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广。制定下半年贸易促进计划,全年共举办70场“苏新服务•智惠全球”系列线上对接会;完成厅2022年贸易促进计划筹备工作。组织认定12家省级服务贸易基地、79家重点企业。
(三)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广“市采通”平台。
完成情况:报请出台《关于促进全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牵头研究制定我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意见。成功举办“江苏优品•数贸全球”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大会,300余家企业参加活动。召开跨境电商发展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暨综试区工作推进会。新认定34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3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在省级层面全面推广应用“市采通”平台。与亚马逊全球开店、阿里巴巴华东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四)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稳步扩大原材料和优质消费品进口。
完成情况:对苏州、无锡等重点地区进行2019年国家进口贴息绩效评价调研,完成2019年度国家进口贴息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完成2021年度国家进口贴息初审上报。做好2020年度国家进口贴息资金分析工作。
(五)精心组织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会工作,推动昆山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完成情况:统计反馈第三届进博会成交落实及投资促进情况,开展第三届进博会评优工作。对接进博局,交流汇报第四届进博会江苏交易团相关事宜,提前做好筹备工作。第四届进博会我省报名注册单位和累计成交额位居全国前列。举办包括2021江苏开放创新发展国际咨询会议在内的7场配套活动。制定出台《江苏省昆山市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方案》;指导昆山市出台示范区实施方案,向商务部报送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总结报告。
四、促进外资稳中提质
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加强重点国别地区外资产业链梳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和创新型企业,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0家。
完成情况:完成《我省外资企业利润再投研究报告》,建立外资总部企业培育库。制定印发《江苏省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苏州工业园区为我省外资总部集聚区;开展外企与部门面对面及银企对接系列活动。印发《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财政厅 南京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关于2021-2025年度外资研发中心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认定、复核45家符合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外资研发中心。印发《省商务厅关于认定江苏省第十二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的通知》,认定3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五、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
(一)对标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探索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争取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支持自贸试验区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完成情况:细化完善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在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支持政策。印发《关于建设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的工作方案》,认定57家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召开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对标CPTPP研究我省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思路举措,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和初步探索任务清单。
(二)持续做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省内复制推广工作,总结梳理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在省内复制推广。
完成情况:汇总梳理完善江苏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第二批创新实践案例,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创新实践案例、报请印发复制推广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总结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进展成效。
六、加强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一)深入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
完成情况:1月召开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5月召开省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积极推进SK、现代汽车集团项目建设生产,做好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签发服务工作,深化产业园对韩合作交流。支持盐城举办第三届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
(二)组织召开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推动建设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完成情况:认定首批7家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5月17日在苏州成功举办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依托首批认定的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持续推动与日韩产业合作,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示范园区陆续举办日韩专场交流活动。梳理与日韩产业合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工作经验。
(三)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开展去行政化改革,探索菜单式模式创新。
完成情况:召开全省开发区条线工作会议,跟踪各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进展。会同相关部门总结提炼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典型案例,联合印发我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第一批实践案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践,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
七、办好15类民生实事之十四:完善居民消费环境
改造升级和新建100家农贸市场。
完成情况:下发通知,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各地改造升级农贸市场数量。分别赴南京、南通等市了解掌握各地项目安排及进展情况。召开工作推进会,指导督促各地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各地共完成新建和改造升级农贸市场178家,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