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

省商务厅关于对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1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17-12-27 14:45浏览次数:

近年来,省商务厅会同省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着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创建,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商品牌化战略,努力营造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兴业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光纤建设,固定宽带普及率稳步提升。完成农村地区140万户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工作,农村光网到户率达到85%,接入能力普遍达到50M以上。加快无线网络建设,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电信运营商加大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力度,4G网络覆盖率达到85%。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用于支持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不到12M的行政村升级改造。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支持鼓励各地设立农村电商产业园、物流园、孵化基地、创客中心等,优化适应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提供便利通道。

二是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促进产业集聚。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镇、村建设,在电商示范县、示范镇创建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各地大力推进电商园区建设,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现有开发园区,吸引优势电商企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电商集聚发展。截至2017年5月,全省已创建7个国家级“电商县”、28个省级“电商县”、80个省级“电商镇”和190个省级“电商村”。积极推进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建设。省商务厅2016年在全省确认79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174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及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在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创客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省经信委先后评选出有关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10多个,在2016年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中对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大力支持,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有力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三是推动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省市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电商品牌化发展,逐步开展区域电商品牌、电商品牌企业和电商产品品牌的培育。2016年,省商务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江苏省2016年度农村电子商务十强县、十强镇、十强村”推荐确认工作,推动区域农村电商品牌发展。支持鼓励各地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开展网上特色馆建设,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品牌。截至2016年底,全省建成20个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24个京东地方特产馆、15个苏宁中华特色地方馆。苏宁易购•江苏馆年营销额近1.2亿元。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农村电商企业品牌。截至2017年一季度,深耕农村市场的汇通达经营范围已覆盖全国15个省份、13000多个乡镇,在江苏地区会员店突破14000家,基本覆盖江苏所有乡镇,销售规模超70亿元,利税总额超1亿元。省质监局编制发布了《江苏名牌申报评价指南》,把创建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名牌作为江苏名牌培育的重点,引导企业完善技术、质量、管理、信用等基础性工作,培育发展一批能够代表“江苏服务”形象的电子商务名牌企业。制定实施《江苏省“十三五”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品牌基础建设工程。各市、县级政府设立名牌专项奖励资金,对获得“江苏名牌产品”或“江苏区域名牌”称号的企业进行一次性奖励,不断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

四是扎实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发展。2016年,省商务厅和省人才办联合编制《江苏省“十三五”电子商务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我省电商人才培育体系、健全电商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各地依托相关培训机构、院校、企业等,以电子商务技能应用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2016年,全省电商人才培训参训人员达40万人次,其中农村地区达20万人次。省经信委联合团省委、江苏电信,组织省内有关院校,动员数万名师生志愿者和农村青年骨干,利用暑期在全省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民用网推广活动”。三年来,共组建300多个信息化知识宣传团和农村信息服务小分队,完成各类专题宣讲培训800多场,免费发放知识宣传手册30万份,服务了全省百万以上的农村居民。省农委持续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万人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人才,全省特别是苏北地区农民创业热情高涨、成效显著。各地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农业电商研修班、创业沙龙、创业大赛等活动,部分县(市、区)着力打造创业服务中心、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和电子商务服务站,农业电商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我省在淘宝平台上的农产品卖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电子商务深入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全省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组织实施苏北农村宽带设施提升计划,有效提升农村宽带普及率和用户接入带宽,力争使我省农村宽带网速达50M以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免费无线热点wifi全覆盖,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宽带网络承载能力与服务水平。引导电信服务商通过网络费用补贴、执行低收费标准等政策,对打算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农民合作社、农业大户和涉农企业建立或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予以政策扶持。支持阿里智慧物流在徐州试点,覆盖所有乡村,打通上行通道,取得经验后向其他市推广。支持汇通达微物流项目在江苏布点。支持冷链物流企业在江苏布点。

二是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力度。落实《江苏省“十三五”电子商务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加强农民工、复转军人、返乡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力宣扬他们的典型事迹和致富经验,努力发挥电子商务在促进富民增收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淘宝大学培训学院江苏分院项目建设,开展分层分级培训、订单式培训。总结省级电商培训基地经验,进行新一轮人才培训基地的考核确认。推广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孵化器人才培养经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与相关高校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人才专场对接。深入开展全省“农民用网推广活动”,实现全省农村信息化知识宣传“无死角”,农村基层信息化服务“全覆盖”。开展电商拓市环省行,针对苏北农村广大地区,深入基层,以返乡青年为对象,开展重点帮扶,提供创业解决方案。引导涉农大专院校特别是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及地方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促进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农村输送一批既懂理论又懂业务的电商人才。鼓励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大赛、创客论坛等活动,为农业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三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组织召开农村电商品牌化、标准化工作会议,推进农村电商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库,加大区域共用品牌、企业自用品牌等培育力度,形成一批富有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苏”字品牌农产品,探索一条品牌强农、电商富农的发展新路。支持电商企业与地方农产品产销组织共同打造农产品网销品牌,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避免同类产品无序竞争。鼓励知名电商平台与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农产品经营企业加强互惠合作,主动宣传推介江苏品牌农产品,推进线下品牌“触网升级”,提升市场知名度,扩大线上销售份额。充分发挥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作用,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江苏区域名牌工作机制,引导农村电商园区、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不断完善市场、质量、科技、信用等基础管理体系,争创江苏区域名牌,不断提高农村电商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点状名牌经济向块状名牌经济转变,促进以农村电商为基础的集群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徐州睢宁县沙集电子商务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板式家具质量提升工作。

四是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商集聚发展。推进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建设,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乡镇电子商务产业园(街)区集中。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创建电子商务园(街)区,鼓励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现有开发园区,支持各地利用现有旅游景区、特色商业街区等拓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融合发展电子商务。2017年,创建50个省级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

五是积极开展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工作。加强对贫困片区特别是“6+2”片区电子商务工作的调研和指导,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应有作用。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邮政、供销等系统在贫困地区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帮助有相应需求的农户开网店、卖产品,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支持针对贫困户开展专项培训,鼓励其开展或参与网络创业就业。支持贫困地区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对贫困片区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在门槛、条件上适当降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