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致函议会,宣布任期内暂时搁置密松水电项目。此时距项目开工建设不足两年,而在搁置前的一年半时间内,登盛总统还两次视察密松电站和移民村,并对该项目的推进情况表示肯定。
2012年,中电投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中电投即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简称,2015年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重组后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云南国际。)为密松项目设立公共事务部,与缅各方人士广泛接触,以期不断提高项目透明度,寻求密松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前,“只与政府打交道”是密松搁置后,中电投被诟病的原因之一。
密支那——缅北克钦邦首府,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地处缅甸纵贯铁路终点,南连八莫、东抵腾冲、西往印度,这里集散着来自泰国、印度、中国的商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驼峰航线的重要站点。从密支那开车40公里, 便是密松项目的所在地,也是密支那道路状况最好的路段。
2009年,缅甸电力部、中电投云南国际和缅甸亚洲世界公司组成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伊江上游水电项目。据了解,亚洲世界公司为缅甸政府指定的合作伙伴。该项目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开发建设,特许经营期50年后无偿移交缅甸。按照建设合约,伊江电力将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支那以上流域规划建设密松、其培、乌托、匹撒、广朗普、腊撒、耶南7级流域梯级电站和1座施工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约20000MW,年均发电量约1000亿KWH,总投资约300亿美元。
随着密松项目的搁置和缅北地区武装冲突的加剧,密松电站之外的其他6座水电站的开发计划也被迫处于停工状态。随后,中国万宝公司在缅甸蒙育瓦莱比塘铜矿的项目和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吴登盛致函下议院的文件,他说“缅甸政府是民选政府,必须尊重人民意愿”。此时,中电投集团公司已经在密松水电站先后投入30多亿元人民币,并每年增加约3 亿元人民币的财务费用。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201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就缅甸单方宣布暂停密松项目,感觉非常震惊。在这之前,缅方没有就‘搁置’意向和我们做过任何沟通。
长期以来,有关密松大坝的停建原因争论不断。“破坏自然环境”、“可能出现溃坝”、“企业社会责任不达标”等因素,成为矛头指向的焦点。缅甸知名环境保护组织Ecodev顾问密密莫(Myat Myat Moe)在接受采访时也重复了这些指责,还说,“密松项目的建设人员在伊洛瓦底江淘金、采砂,运回中国。”对于淘金采砂的说法,中电投极力否认,对中国企业成为不法商人的替罪羊很无奈。中电投指出,密松项目的所有程序和做法都严格遵守了缅甸政府的程序,并严格履行中缅两国的法律程序。
缅甸电力部水电建设司密支那办事处助理工程师吴敏伦(U Min Lwin)在谈起中电投的项目时说:“中电投的最大特点是守纪律,所有程序都按照政府流程运行。”
密密莫还提到“中电投每年出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根据中电投提供的资料,2008年底开始,包括长江勘测设计院、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数家中国机构,与缅甸机构生物与多样性保护协会(BANCA)、仰光大学等百余名专家共同开展了多次野外环境调查工作。
为中电投撰写2014-2015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北京融智公司考察团,在密松进行了两天的考察后,融智公司创始人王晓光博士表示,中电投在密松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很大进步,当地居民生活确实因为中电投的工作得到了改善。
在回答 “为什么不找外资撰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问题时,张明坦言,“外国公司撰写报告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公司现在每年只进不出的损失便达3亿元人民币。”
“不过我希望在做社会责任报告时,调研公司能多做田野调查,增强服务意识。”张明补充道。
“企业能做的有限,参考外国公司或机构的做法,很多落地的服务都由NGO配合实施。”张明说:“作为企业我们非常欢迎和值得信任的NGO合作。”
“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密松项目停建的本质。”克钦记者协会主席吴赛亭林(U Hsain Htein Lin)在接受采访时说,“克钦独立军(KIA)与政府的利益冲突才是根本原因。”“大民族主义者的克钦族,一直希望独立,我在政府工作期间,多次收到克钦族反对密松大坝建设的联名信,当时,密松项目的报告还尚未提交。”吴赛亭林表示。
“密松库区建设的水面抬升将淹没相当于整个新加坡的土地面积,大坝的建成,将在上游地区淹掉克钦独立军的一部分辖区,压缩与缅政府对抗的战略空间。”吴赛亭林说。
“克钦族自称,建设大坝可能出现的风险将对自身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事实上,克钦族居住在高山地区,真正会受影响的闪族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吴赛亭林说。
1960年,缅甸重启宪政后,两个克钦族青年带头成立“克钦独立组织(KIO)”,1962年克钦独立军成立。20世纪90年代,克钦独立军曾控制着1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和10万余人口,4个行政专区,12个县和59个区,7000多人的军队,5000多民兵。1994年,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签署停火协议。2011年克钦独立军撕毁协议,其副总参谋长苏伦特·甘茂表示,要重启争取独立的战斗,因为缅甸政府引进的密松水电站要淹掉很多克钦邦的村庄。同年6月9日,缅甸政府军以克钦独立军率先向密松水电站开火为由,对其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10月15日,缅甸政府与8支民族武装组织在内比都正式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其中不包括实力强劲的克钦独立军。
谈及电力部官员参与克钦独立军与政府的会谈,吴敏伦说,克钦独立军和政府在电力问题上不存在分歧,而是土地自治、区域自治和区域管理权,“例如其培电站项目到目前都没有开启,因为克钦独立军在我们的营地里拥有土地管理权,要开展工作很困难。”
“我听说旱季过后,克钦独立军会跟政府军开战,这让我们很紧张,一旦发生2012年的大规模战争,中方人员的生命危险都会受到威胁。”张明表示,“无论哪个政党上台,克钦独立军要面对的军队还是一样。”
与缅甸85%的人口信仰佛教不同,克钦邦99%的人口信仰基督教。“密松项目的反对者由克钦独立军逐渐转移到克钦浸信会(KBC)。”吴赛亭林说。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用罗马字母为克钦人创制了文字,同时也将基督教带给了克钦人。浸信会,是17世纪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主要宗派。
缅北地区知名僧侣吴威撒任达(U Wi Za Tein Ta)在接受采访时用了“你懂的”三个字形容克钦浸信会和密松项目停滞的微妙关系。
2011年,英国《卫报》曾报道一份已解密的由美国驻缅大使馆发出的电报,里面写道:克钦当地的NGO农村重建运动组织RRMO(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Organization),在2009年10月举行了两次反对密松大坝的祷告会,在RRMO的支持下,当地50个牧师搜集了4100个反对密松项目者的签名。
维基解密披露的美国外交文件称,仰光的美国大使馆资助了一些反对密松水电站的活动团体。
2010年2月,设在英国的克钦民族组织(Kachin National Organization)英、日、澳、美等地的缅甸大使馆抗议兴建密松水电站。
“我曾采访过从仰光步行至密松的示威人群,他们不知道密松到底是什么,但只要来了,每天就能有5000块钱缅币。”吴赛亭林说。
然而克钦浸信会的副秘书长昂南(Awng Nan K.D)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接受过美国的帮助。“要从美国获得帮助很容易,但我们从未接受过美国的帮助,所有资金都来自克钦族自己的捐赠,我们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个独立的王国。”但他表示,为了提高教会人员的储备,每年会派神职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菲律宾等地学习。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密支那办事处临时负责人史蒂芬(Steven)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为了更好地在当地开展工作,会跟克钦浸信会展开紧密合作。”
另据观察人士向媒体透露,美国驻缅大使每年会至少两次到克钦邦拜会浸信会的领导人,有时美国的军方高官也会拜访,而教会目前也扮演了克钦独立军的智囊和民间宣传机构的角色。
2019年,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发表声明称,密松水电站项目是中缅合作面临的困难之一,但反对该项目的并非克钦邦居民,而是“一些个人和一些外来组织”。
密松项目被搁置的同时,电力和基础设施的匮乏依旧制约着缅甸的经济发展。根据缅甸电力部数据,截至目前,包括水电厂、燃煤发电厂、天然气发电厂在内,全缅共有43座发电厂,装机容量约为498.7万千瓦。全国用电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30年预计将达到至1454.2万千瓦,而目前的装机总量远不能满足缅甸的发展。
据媒体了解,包括中国、日本、泰国、印度在内的多国电力企业正试图抢占缅甸的电力市场。“但密松项目的搁置引发了缅甸反对电力项目的连锁反应。”上述观察人士认为,密松项目后,包括火电、水电在内的各国电力项目都受到了一定阻碍,“特别是中资公司,不敢贸然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