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商务动态

亚洲经贸信息(2025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5-09-10 20:42浏览次数:

一、新加坡人看重性价比 中国产品成新宠

新加坡本土的两家调研机构Blackbox Research和SensingSG近期发布第二季调查,显示过去六个月,中国产品和本地产品的消费额分别增长35%和38%,而美国产品消费额仅增长24%。同时,50%的男性和38%的女性表示减少购买美国产品。中国品牌正从便走向精致,在形象与价值层面同时赢得信任在知品牌的比较中,新加坡人仍偏好美国品牌,例如instagram过TikTokiphone胜过华为、星巴克胜过霸王茶姬但这一偏好趋势已基本逆转,中国品牌整表现超越美国

整体而言,在新加坡有五大品类的表现领先美国货,分别是汽车、日常食品、家用电器、生活服务以及便利零食。具体来看,偏好中国品牌的比率为:汽车34%(美国品牌28%),日常食品36%(32%),家用电器39%(30%),生活服务38%(31%),便利零食37%(32%),整体领先度介于六至九个百分点。

调查指出,“中国制造在本地市场已发根本转变,最具象征意义的莫过于在2025年的首四个月里,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超越了长期以来的行业领军者丰田,成为新加坡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中国品牌的崛起,包括产品品质提升、数码营销策略、社交平台影响力,以及文化共鸣。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副院长、南洋市场营销与技术中心主任黄雪菱教授指出,本地年轻人自小接触全球品牌,不再迷信西方品牌,更注重性价比与能引起共鸣的设计,中国品牌正精准回应这一心理。

分析其中原因,社媒助推热度功不可没。义安理工学院商学课程主任钟征原指出,过去中国制造常被视为低价模仿品,如今则展现出世界级的技术与设计,已不只是“平价替代品”,而是具前瞻性、高品质的科技与生活方式引领者。社交媒体平台如TikTok和小红书提升了中国产品的可见度和吸引力。

针对地缘政治是否影响消费者情绪,新加坡管理大学市场营销学副教授拉玛斯瓦来指出,中国品牌短期受益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美国产品的冲击,长远来看,中国品牌须凭借创新力、设计水平和专业营销,提供高价值的优质产品。

黄雪菱教授则认为,宏观环境如中美关系紧张,会削弱美国产品的文化光环,促使本地消费考转自其他国家品牌,而中国品牌的质量、设计与性价比正好契合市场期待。

    不过,国大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高级讲师哈贾尔SameEhajiar博士提醒,尽管新加坡消费者购物时更看重实用性,但语言障碍,客户体验、以及数据隐私疑虑,都是消费者愈加关注的问题,若要在新加坡建立长期的客户忠诚度,中国品牌不仅须展现效率与价格优势,更应包容多元、尊重本地文化。

 

二、美拟调高半导体及药品关税 或进一步冲击新加坡经济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对进口药品逐步调高关税,最终达到250%。分析师指出,若有关关税落实,尤其是药品关税,可能进一步冲击新加坡经济。不过,这更可能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最终实施的税率料不会这么高。

特朗普,把生产迁回美国的企业可豁免半导体关税。苹果、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台积电等企业已表示不会受影响

新加坡对美国的半导体直接出口规模相对较小,更多是出口至供应链下游国家,因而相关关税对新加坡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一旦关税抬高产品价格,将削弱终端消费需求,最终影响新加坡制造业的订单。

相比之下,若美国对药品实施高额关税,可能对新加坡带来更直接冲击。2024年新加坡对美出口中,药品占比达35%,远高于2023年的24%。一旦药品关税落实,整个行业将被颠覆。新加坡可能须重新审视产业模式,这也是新加坡政府最近成立五个委员会展开经济策略检讨要探索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在美国投资的半导体企业获得豁免,未来药品可能有类似条款,考虑到在新加坡设厂的很多药企是美国和欧洲企业,较可能在美国投资,对新加坡可能会较为有利。

新加坡贸工部于8月12日公布第二季经济数据。根据早前公布的初步预估值,第二季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3%,远超市场预期。

    大华银行研究主管全德健指出,因关税前景不明,企业可能放慢生产脚步,投资也将转趋保守,整体经济增长料低于上半年水平。

 

三、近九成新加坡人受高物价冲击 逾四成难以应付每月开销

新加坡永明金融公司(Sun Life Singapore)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高物价带来的生活压力已成为普遍现象,甚至连高收入群体也难以幸免。

在收入较高的受访者中,89%同样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影响,43%坦言开销能力受到重大冲击。报告建议,当前经济环境下,全社会都需提升财务韧性。这次调查覆盖亚洲超过6000人,其中1000名来自新加坡。72%的本地受访者认为,食物和杂货是物价上涨压力最大的类别,其次是包括电力、天然气和汽油在内的能源(63%)。46%则认为,医疗保健成本的上涨压力最大。

数据显示,57%的本地人没有超过一年的财务计划,仅8%有10年以上的长期筹划。与去年相比,人寿保险和投资产品的持有率分别下滑19%和18%,显示人们正从财富累积转向即时支出。

报告发现,Z世代是最缺乏财务安全感的群体。仅61%的Z世代受访者自认财务状况安全,远低于婴儿潮一代(76%)和千禧一代(72%)。

虽然Z世代拥有累积财富的时间优势,但他们在投资上的态度较为保守。63%的人自认是保守型投资者,显示他们对如何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争取长期收益,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此外,Z世代在财务决策上相对孤立,有22%不会寻求任何建议,但却是最倾向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咨询理财的群体(21%)。

 

四、康盛医疗集团55亿新元发展柔佛海湾超级项目

新加坡上市公司康盛医疗集团将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发展柔佛海湾级项目,总价值超过180亿令吉(55亿新元),预计将重塑柔佛未来的天际线。

根据康盛医疗集团(Thomson Medical Group)公告,这个占地10.5公顷的柔佛海湾级发展项目(Johor Bay Mega Project),是一个集医疗、豪华住宅与酒店、商业和生活休闲元素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整体规划以医疗核心为支柱,包括一所多学科医院、专科医疗中心、养老护理和辅助生活设施,以及医疗配套设施,同时引入高端住宅、酒店及多元生活商业空间,打造一个健康与生活新地标。

告并未提供这个项目完成的时间表。康盛医疗集团是新加坡富豪林荣福掌控的一家医疗集团。林荣福被誉为股票大王。他的儿子林伟杰目前是康盛医疗集团执行副主席。

公司指出,柔佛海湾项目距离新柔地铁系统(RTS)、移民与检疫设施(CIQ)和渡轮码头仅数分钟路程。

柔佛海湾项目是迄今为止东南亚在黄金地段最宏大的私人医疗保健和房地产项目之一。这个大型的滨水项目利用了柔佛高生活水平与可控生活成本之间吸引人的平衡、新柔地铁系统即将完工,以及柔新经济特区日益增长的势头。

柔佛州务大臣翁哈菲兹说:柔佛海湾项目是一个及时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它支持州政府的长期目标。依斯干达康盛医院项目不仅有助于巩固柔佛作为东南亚首屈一指医疗保健中心的地位,而且更广泛的柔佛海湾项目,也将为我们在柔新经济特区框架下的整体经济增长议程添砖加瓦。

康盛医疗集团执行副主席林伟杰说:这显示集团对柔佛作为区域瑰宝所蕴藏的长期潜力充满信心。如今正是最佳时机:有利的经济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势头,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正汇聚成推动力。我们已经为这个级项目描绘了一幅愿景,它将在未来多年里塑造柔新经济特区海湾区的天际线和未来。

 

江苏驻新加坡经贸代表处

2025年9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