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2025年 第10期)
一、日本7月对美出口额减少10% 连降4个月
日本财务省8月20日公布的7月贸易统计初值(以通关为准)显示,对美出口额比上年同期下滑10.1%至1.728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连续4个月减少。汽车出口大减28.4%,可能是受到美国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措施的影响。
日美两国政府7月就美国对日本车的汽车关税下调至15%达成协议。然而何时开始适用尚未确定,高关税的影响可能长期持续。
关于对美出口额,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下滑17.4%,半导体等制造设备下滑31.3%,均大幅减少。另一方面,被征收高关税的钢铁增长了9.1%。对美汽车出口在数量上下滑3.2%。
从美国的进口额下滑0.8%至1.1434万亿日元,连续6个月下降。出口减去进口的贸易收支下滑23.9%,为顺差5851亿日元,连续3个月缩水。
二、日本二季度实际GDP年率增长1.0%
日本内阁府8月1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4至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季节调整值)初值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GDP较上季度增长0.3%,换算成年率为增长1.0%。鉴于有的季度的负增长已被追溯修订为正增长,这是连续5个季度呈现增长。虽然物价飙升长期持续导致个人消费增长乏力,但在企业业绩坚挺的形势下,设备投资推高了GDP。
作为内需核心的个人消费环比增长0.2%。企业等设备投资增长1.3%。出口环比增长2.0%,进口增长0.6%。
包含物价变动因素的名义GDP环比增长1.3%,换算成年率为增长5.1%。
三、日本大企业2025年度设备投资预计增长14%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8月4日公布的2025年度国内设备投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全行业大企业为22.71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与2024年度实际投资额相比增加了14.3%。对纯电动汽车(EV)相关和带动去碳化的材料方面的投资起到拉动作用。海外投资因美国关税政策缺乏透明度而增幅放缓。此次调查的回答期限是日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前的7月3日。
国内投资中,制造业增加21.0%,为7.4814万亿日元。非制造业增加11.3%至15.2316万亿日元,零售业因店铺数字化的普及推升了投资。机场设施的开发等随着外国游客增加而进行的投资也较多。
海外投资的2025年度计划显示,全行业比上年度增加2.2%,连续三年涨势放缓。
四、三菱汽车发动机生产业务退出中国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7月22日宣布发动机生产业务退出中国。鉴于需求萎靡,本月已解除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资关系。三菱汽车的车辆生产业务在2023年退出中国,把经营资源集中到东南亚等重要市场。
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1997年在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合资企业,为三菱汽车和中国本土厂商提供车辆发动机。三菱汽车结束在华车辆生产后,该企业仍继续生产,但受到中国市场需求迅速转向纯电动汽车(EV)等的影响,最终决定退出。售后服务仍将持续。预计合资关系解除后,工厂将继续生产,员工也继续工作。
五、日本对中国产不锈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
日本财务省和经济产业省7月22日宣布,当天对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镍基合金不锈钢板启动了镍基合金不锈钢板反倾销调查。由于日本国内需求被抢占而不得不降价,国内巨头日本制铁等5月12日提出申请,要求实施调查。调查原则上将在一年内完成,据此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
六、丰田子公司拟在大连生产EV电池
据悉,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正探讨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工厂生产用于纯电动汽车(EV)的电池。若该计划得以实现,将是PPES首次在华涉足EV电池业务。鉴于EV在中国迅速普及,丰田将加快完善电池的本地采购态势。
PPES在大连市已有用于混合动力车(HV)和插电式混动车(PHV)的共3座电池工厂。此次拟新增的第4座工厂将由大连市建设,PPES以租借方式使用。PPES表示,目前尚未正式决定将生产哪种类型的电池以及生产时期。
此外,丰田还在中国上海市建设一家生产高端品牌“雷克萨斯”EV的新工厂,计划在2027年以后投产。
七、日本上半年企业破产数创11年来新高 人手短缺加剧
东京商工调查公司7月8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1至6月)日本全国企业破产数(负债额1000万日元以上、约合人民币49万元以上)为499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19%。这是2014年(5073家)后11年来的上半年新高。中小企业为主人手严重短缺,业务难以维系导致破产。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也存在不确定性,增加势头可能还将持续。
八、日本春斗工资整体涨幅5.25% 中小企业差距未能缩小
日本工会总联合会(联合)7月3日公布今年春季劳资谈判(春斗)最终统计结果,企业方对工会加薪要求的答复为平均每月增加16356日元(约合人民币810元),涨幅5.25%,较上年扩大0.15个百分点。去年的涨幅是33年来首次跨越5%大关。其中,中小企业平均月增12361日元,涨幅4.65%,较上年扩大0.20个百分点。联合的综合政策推进局长仁平章在记者会上评价称“涨薪范围切实有所扩大,但中小企业未达5%令人遗憾,未能遏制差距拉大”。
实际工资仍处负增长区间,薪资涨幅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局面未能改变。
九、日本大型制造企业DI时隔1个季度改善
日本央行7月1日发布的6月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短观)结果显示,代表性指标大型制造企业景气判断指数(DI)为正13,较3月上次调查时上升1点,时隔1个季度改善。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导致不确定性升高对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原材料和人工费等成本上升部分被逐渐转嫁至价格,使企业收益增加,为景气感提供了支撑。
大型非制造企业DI下降1点至正34,时隔1个季度恶化。在以大米为首的食品等物价飙升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节约意识增强,令企业信心受到打击。
DI是回答景气状况“良好”的企业比例减去回答“不好”的企业比例得出的数值。正值代表感到景气状况良好的企业更多。此次调查的回答时间为5月28日至6月30日,对包括大企业、中型及中小企业在内全国8911家企业实施调查,回答率为99.2%。
十、日本2025年将有超过2万种食品涨价
日本“帝国数据库”6月30日公布,2025年涨价或计划涨价的食品累计将超过2万种,以调味料和饮料为主。若实际超过2万种,将是2023年以来首次。原材料费、物流费等普遍上涨推高了成本,调查负责人认为“涨价势头很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
涨价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原材料价格飙升、人手短缺导致用工成本上升等。近期还出现电费和燃气费等造成涨价的动向。受中东局势影响,原油价格一度剧烈波动,帝国数据库负责人称“需要关注源自能源的涨价动向”。
信息来源:日本共同社
江苏省驻日本经贸代表处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