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2025年 第4期)
一、日本地价连续4年上涨 地方圈半数地点涨价
日本国土交通省3月18日公布了今年1月1日时的“公示地价”,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地方圈在从上年起继续调查的13405处地点中,有6706处价格上升,占比为50.0%,1992年以来首次达到半数以上。全部用途的全国平均地价上涨2.7%,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均连续4年上涨。涨幅创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最高纪录,主要原因是访日游客增加和低利率下住宅需求坚挺。
国交省表示:“经济温和复苏,上涨基调持续。在旅游景区,面向外国人的住宿设施及住宅投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三大都市圈在内的全国平均涨幅方面,住宅用地为2.1%,商业用地为3.9%。自泡沫经济崩溃的1992年转为下跌以后,经历了雷曼冲击、东日本大地震、新冠疫情,从2022年起进入上升通道。
二、日本2024年版ODA白皮书强调促进完善投资环境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3月14日的内阁会议上报告了汇总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成果和方针的2024年版《开发合作白皮书》。该白皮书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中,有些国家相比援助更期待招商引资,写明“仅靠ODA,在解决难题上有局限性”。白皮书提出,将以促进完善投资环境的形式来使用ODA,“使效果最大化”。
白皮书介绍称,ODA在2024年迎来启动70周年,19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实施对象,回顾称“从战后不久开始,ODA就一直为提升对日本的信任作出了贡献”。
日本2023年ODA实际金额比上年增长12%,约达196.0037亿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中,日本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列第三。
三、日本2月企业物价指数上升4.0%
日本央行3月12日公布的2月国内企业物价指数(2020年平均为100)为125.3,较上年同期上升4.0%。电费和城市燃气费的政府补贴重启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大米价格居高不下,农林水产品推高了指数。
企业物价指数反映企业间交易商品的价格水平,被视为反映家庭购买实物和服务价格动向的消费者物价的先行指数。
四、丰田2月在华新车销量增长15% 本田和日产下滑
日本三大车商2月在华新车销量3月7日出炉。丰田汽车时隔1个月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但本田、日产汽车则下滑超过20%。
本田减少25.6%至33866辆,连续13个月减少。日产减少24.7%至31508辆,连续11个月下滑。丰田增长15.0%至95800辆。高档品牌“雷克萨斯”实施的限期以旧换新补贴措施等拉动了销量。
中国市场的需求正向纯电动汽车(EV)转型,EV车型较少的各日系车商仍在持续苦战。
五、日本内阁会议敲定首部AI法案 重点防控滥用风险
日本政府2月28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关于人工智能(AI)的新法案。核心内容是政府依法对AI的风险进行调查,并采取为相关企业提供指导和建议等措施。法案还规定,企业有义务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这是日本首次针对AI制定专门法律,旨在缓解对生成式AI等出现后被滥用的强烈担忧,并推动企业研发及国民对AI的使用。
此前,政府根据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指导方针要求AI相关企业妥善应对侵权等问题。新法案同样未写进罚则规定,而是将提升AI安全性和透明度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交由企业自主完成,以避免过度监管。
法案还提出设立由首相领导的新组织“AI战略总部”,作为统筹政府AI政策的指挥中心,全体阁僚都是成员。将就扩大研发投资等政策进行讨论并制定“AI基本计划”。政府将与企业及地方政府合作,推进确保专业人才,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六、日企预测2025年逾万种食品将涨价
日本帝国数据库2月28日发布预测称,2025年将有超过1万种食品涨价。据统计截至去年8月,各食品公司宣布将涨价的品种达到10797种。除原材料涨价外,还受到了物流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涨价势头或超过2024年。
2025年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食材涨价,此外大米等国产原材料价格也在上升。加薪已成为企业人力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预计价格转嫁将继续推进。
七、日本2024年新建公寓均价突破6000万日元
日本不动产经济研究所2月26日发布数据称,2024年全国新建公寓每套平均售价比上年上升2.9%,为608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95万元),突破6000万日元大关。在施工费上升的背景下,该数据连续8年创新高。
2025年1月率先公布的首都圈(1都3县)的平均售价较上年下滑3.5%至7820万日元,近畿圈则上涨14.8%至5357万日元。东京23区受上年有超高价房产销售影响,均价略有下滑,但依然连续两年超过1亿日元,涨价势头鲜明。
八、京瓷将进军5G基站业务 3月与海外企业成立新组织
日本京瓷公司将进军第5代(5G)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业务。京瓷此前一直在积极开发利用独有技术和人工智能(AI)降低成本的基站,着眼于海外布局,3月将与中国台湾和韩国等6家通信设备厂商成立新组织“O-RU Alliance”。
5G基站业务中,中国的华为技术、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占到全球7成以上市场份额,各公司提供独有制式的通信设备。近年来多个厂商设备均可连接的“Open化”势头扩大,京瓷力争构建自由度更高的无线接入网络,搞活整个通信基建业务。
京瓷为推进Open化,从约5年前开始致力于基站开发业务。此外,京瓷还在研究能减少设备耗电的技术,将与参加新组织的其他企业进行试运用。
九、比亚迪逐渐渗透日本市场 EV销量超越丰田
比亚迪(BYD)在日本市场逐渐彰显存在感。虽然2023年刚进军日本市场,但凭借低价优势,2024年EV乘用车的在日销量迅速增长,达到2223辆,是2023年的1.5倍。该数字超过了丰田汽车的2038辆。
进入2025年后,比亚迪早早宣布将在春季推出SUV“SEALION 7”(“海狮07”)这一在日第四款车型,以及将在年底首次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进一步加强市场攻势。PHV作为EV普及前的过渡产品,需求正在增加。拥有混动车(HV)优势的丰田也将加大开发和销售力度。
十、日本七成企业将上调起薪 平均加薪超九千日元
日本帝国数据库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1.0%的企业回答称将上调今年4月新入职员工的起薪,平均上调9114日元(约合人民币437元)。企业可能是受物价上涨与人手短缺导致的招聘难影响而决定加薪,人工费上涨似乎已成为令经营者头痛的问题。
加薪金额在1万至2万日元之间的企业占41.3%,其次是5000至1万日元之间,占30.7%。从加薪企业的规模来看,中小企业占71.4%,高于大企业的69.6%。帝国数据库分析称“为了跟上大企业的加薪趋势,中小企业涨薪的动向逐渐明显”。而小规模企业(制造业员工20人以下,服务业和批发业5人以下)的加薪比例为62.2%,不同规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该调查2月由帝国数据库在网上实施,490家企业就是否上调起薪做出了回答。
信息来源:日本共同社
江苏驻日本经贸代表处
二○二五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