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第2周江苏省副食品市场运行情况
10月份第2周(2025年10月11日—10月17日),本周我省主要副食品市场运行情况:除猪肉、蔬菜外其余产品平均批发价均有所下跌;除猪肉、蔬菜外所有产品批发量均有所减少。平均批发价方面:猪肉、蔬菜环比上涨;水产品上涨不明显,与上周基本持平;禽肉、鸡蛋环比下跌。批发量方面:蔬菜环比增加;猪肉增加不明显、禽肉减少不明显,与上周基本持平;鸡蛋环比减少;水产品减幅较大,超过10%。
根据全省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本周数据报告日(10月17日):
猪肉(白条猪)平均批发价为20.68元/公斤,环比上涨5.6%;猪后腿肉平均批发价为23.21元/公斤,环比下跌2.8%;猪肉批发量为837986公斤,环比增加0.8%。本周天气转凉,对终端消费有轻微提振,但养殖端惜售心态增强,生猪出栏节奏放缓,且二次育肥分流了部分猪源,猪肉供应有所减少,推动猪肉价格短期上涨。预计后期猪肉价格或以偏弱调整为主。
蔬菜平均批发价为5.62元/公斤,环比上涨4.5%;批发量为21791286公斤,环比增加4.0%。重点监测的7大类30种蔬菜呈“19涨11跌”态势,其中涨幅前五的是西葫芦、西红柿、黄瓜、菠菜、油菜,周环比分别上涨14.0%、13.1%、11.8%、7.8%、6.9%;跌幅前五的是西兰花、菜花、莴笋、圆白菜、南瓜,周环比分别下跌4.4%、4.3%、3.9%、2.6%、2.5%。受产地天气影响,西葫芦、黄瓜等部分瓜果类蔬菜货源偏紧,价格上涨明显;莴笋、菜花等蔬菜因集中上市,价格逐渐高位回落。随着本地及南方产区蔬菜形成批量供应,预计蔬菜市场供应将持续增加,价格或将小幅回落。
禽肉平均批发价为16.93元/公斤,环比下跌5.3%;批发量为97617公斤,环比减少0.5%。目前禽肉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受猪肉价格低位影响,禽肉替代作用减弱,叠加节后消费需求下降,推动价格下跌。预计后期禽肉价格受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将震荡调整。
鸡蛋平均批发价为7.24元/公斤,环比下跌6.7%;批发量为256275公斤,环比减少3.7%。目前蛋鸡存栏量仍处高位,且节后对鸡蛋需求明显下降,鸡蛋市场呈现“供强需弱”特点,推动鸡蛋价格下跌。随着天气转凉,蛋鸡产蛋率或有小幅提升,市场仍是供大于求,预计短期内蛋价或以偏弱调整为主。
水产品(不包含虾和蟹)平均批发价为26.11元/公斤,环比下跌0.8%;批发量为1880798公斤,环比减少12.1%。重点监测的8种水产品涨跌互现。其中鲤鱼14.37元/公斤,环比下跌0.8%;鲢鱼14.15元/公斤,环比下跌1.6%;草鱼17.84元/公斤,环比下跌0.2%;鲫鱼22.55元/公斤,环比下跌0.4%;大带鱼37.75元/公斤,环比下跌0.3%;大黄鱼50.00元/公斤,环比上涨1.2%;对虾49.44元/公斤,环比上涨1.3%;蟹类价格107.25元/公斤,环比下跌7.8%。当前淡水鱼出塘量增加,货源充足,价格稳中有跌;虾类价格波动较小;各种蟹类热销,总体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随着天气转凉,我省多地大闸蟹进入集中上市期,大闸蟹品质越来越好,价格较刚上市时也有所回落。连云港“赣榆梭子蟹”在10月17日举办的2025上海国际蟹产业博览会上获得首个梭子蟹类“蟹王”“蟹后”荣誉称号,同时获得6项大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凭借“中国海鲜电商第一镇”的实力,订单能覆盖全国所有省份,走进更多消费者的餐桌。预计后期水产品价格受供需变化等因素影响将震荡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