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 (2019年第4期)
亚洲经贸信息
(2019年第4期)
江苏驻香港经贸代表处 二○一九年三月十日
香港失业率连续第10个月维持2.8%
特区政府统计处2月21日公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2.8%。这也是自去年2至4月以来,该数字连续第10个月维持在同一水平。目前,香港总就业人数387.26万人。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表示,当前劳工市场仍然偏紧。与前一年比较,多个主要服务行业失业情况持续改善。受惠于访港旅游业显著扩张,零售业、住宿及膳食服务业的失业率录得明显跌幅。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在香港举行
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宣讲会21日在香港举行,介绍规划纲要内容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约800名来自相关中央部委,以及香港、广东省和澳门社会各界的代表应邀出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林念修、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会上发言。
林郑月娥表示,推进大湾区建设,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香港特区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一、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为优势范畴开拓发展空间;四、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五、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六、充分用好香港的国际联系和国际网络,向海外推广大湾区,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
马兴瑞表示,广东将抓住这个重大机遇,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主动与港澳共同做好谋划落实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举全省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他利用6个“聚焦”,阐述下一步工作:聚焦规则衔接、聚焦创新驱动、聚焦互联互通、聚焦产业发展、聚焦对外开放、聚焦民生福祉。
崔世安表示,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澳门特区将坚持提升自身能力和加强区域合作;将继续坚持务实进取的态度,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切实发挥澳门的国际化优势;将加大力量扶持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做好规划纲要的宣讲工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林念修致辞时提醒大湾区建设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要紧紧把握四大原则:第一,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第二,始终坚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第三,始终坚持市场决定资源分配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亚太区大学最新排名香港科大列第四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1日发表最新“亚太区大学排名榜”,香港有6间大学打入亚太区首100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上升两位,在亚太区排名第四,反超继续排第五的香港大学,成为香港排名最高的大学。中大则上升一位至第九。
香港2018年人口逾748万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2018年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为748万2500人,较2017年增加近7万人。其中,出生人口超过5万人,死亡人数则有4万7千人,移居香港的人数有6万2千多人。
2018年访港旅客出入境人次逾1.3亿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发表网志。他说,根据入境处记录,2018年总出入境人次逾3.14亿,较2017年2.99亿人次增加超过1500万,上升5.1%。访港旅客出入境人次逾1.3亿,较2017年的1.17亿增加1300多万,即增加11.4%。
香港各界热烈欢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香港媒体综合报道,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了大湾区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基本原则等,为粤港澳三地的发展及分工协作指明方向。香港各界对纲要的发布倍感兴奋,纷纷点赞表示欢迎。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为香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促进经济产业多元发展;第二,为香港居民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和发展空间。特区政府会充分把握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把国家所需和香港所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香港注册本地公司总数去年增至140万间
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根据《公司条例》注册的本地公司总数达140.095万间,较2017年增加约1.7万间。其中,2018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总数为15万1739间。
2018年香港初创企业增长18%
香港投资推广署披露,香港初创企业去年增至2625间,按年增长18%,创造就业职位大幅飙升51%至9548个。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企业创办人来自香港以外地区,主要业务包括金融科技、电子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科技、专业或咨询服务、信息科技及服务等。
2019年香港经济增长预计达2%至3%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环球经济前景充满变数,香港经济表现会受制约,他预测今年香港经济增长2%至3%,整体通胀率与基本通胀率均为2.5%。陈茂波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指,环球经济去年下半年在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和其他不利因素影响下减弱,香港经济增长也于去年下半年减慢,全年增长3%,仍高于过往十年平均2.8%的趋势增长率。香港去年失业率维持在2.8%,是逾20年最低水平,总就业人数保持增长,市民收入持续改善。撇除政府一次性措施的影响,基本通胀率为2.6%,较2017年高0.9个百分点。
今年环球经济不明朗因素多,下行压力大,由去年初的同步蓬勃增长骤变至现时的同步放缓,市场情绪转趋审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度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3.9%降至3.5%,反映经济放缓的风险不容忽视。陈茂波预测本港今年经济增长2%至3%,政府会善用2018至19年度财政盈余,提出一次性措施,支持企业,利民纾困。中期而言,假设没有重大外来冲击,香港经济在2020至2023年间预计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较过去十年2.8%趋势增长稍高,基本通胀率则预计平均为2.5%。
陈茂波指出,外围环境不利因素仍多,情况倘持续至明年或以后,甚或进一步恶化,环球经济增长会受窒碍,香港也难免会受影响,必须保持警觉。
香港政府预算案推出中小企支持措施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推出多项措施,协助本港企业应对不明朗经贸环境。在新财政年度,政府会宽免商业登记费,加强科技券计划,并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特惠措施。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指出,近期环球经济和贸易环境变化,对香港企业造成影响,尤其是从事外贸的企业和中小企,新措施旨在「撑企业、保就业、稳经济」。其中,2019至2020年度商业登记费予以宽免,惠及140万名业务经营者,库房收入减少29亿元。科技券计划予以恒常化,并有所加强,每间企业资助上限由20万元增至40万元,鼓励更多本地企业使用科技改善效率和服务。
政府去年为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注资15亿元,今年再向专项基金注资十亿元;又继去年8月把专项基金资助地域范围由内地扩至东盟后,进一步扩至涵盖所有与香港达成自贸协议的经济体。企业可利用自贸协议的优势,开拓市场和商机。
此外,专项基金下每家企业的资助上限,去年由50万元增至200万元,今年会再提高至300万元,即内地市场100万元、其他自贸协议市场合共200万元。中小企资金周转方面,政府去年11月进一步改善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特别优惠措施,包括降低担保费五成,将最高贷款额增至1,500万元,延长贷款担保期至七年,并延长优惠措施的申请期。有关措施和申请期会再予延长,至2020年6月30日。陈茂波指出,环球政经形势瞬息万变,香港应妥为准备。他会继续密切留意外围和本港经济情况,推出所需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