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海外经贸网络>海外经贸信息

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6期

发布时间:2018-11-12 11:10浏览次数:

 

 

 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6期)

 

江苏驻日本经贸代表处          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日本媒体报道中国进博会

11月5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说“这次进博会也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对此,《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认为,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领导层将进博会定位为最重要的外交活动之一。特朗普和习近平预定11月底举行首脑会谈,中国通过购买大量美国产品来缓解贸易摩擦,并意在强调这种努力。特朗普政府没有派出高官,但美国参展企业仅次于日本和韩国,达到了约180家。日本《共同社》则报道说,中国政府为扩大进口而作为国家活动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演讲指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对加强保护主义倾向的美国特朗普政府进行了制约。在截至10日的进博会期间,约3600家外国企业展示对华推销的产品和服务。中国政府要求中国企业积极签署购买合同。此举意在针对要求削减对华贸易巨额逆差的美国,通过“官方主导爆买”给人以扩大进口的印象,从而促进经贸磋商。

 

日本版GPS“引路”卫星正式启用

旨在构建日本版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引路”人造卫星11月1日正式启用。该卫星可提供精度达10厘米以下的全球最高水平定位信息。日本版GPS将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检修等,预计到2025年将创造近5万亿日元的新服务。“引路”卫星共有1~4号四颗,其中之一位于日本上空附近。原先的GPS卫星加上“引路”之后,即使在信号易受干扰的楼宇密集区或山区也能稳定获取高精度位置信息。如果使用专用的接收器,还能将GPS的误差从约10米缩小至几厘米左右。凭借这一优点,“引路”卫星有望运用于汽车自动驾驶、无人拖拉机提升农作效率、小型无人机送快递等方面。

日本一般财团法人“卫星定位利用推进中心”表示,日本国内到2025年将实现2.4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将创造约2.3万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日本2018年度上半期税收呈增长势头

日本财务省日前公布的2018年度上半期(4~9月)政府一般会计税收数据显示,主要税种呈现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4.1%,金额达到175052亿日元。这一数字在上半期中位列史上第3,达到泡沫经济时期结束的1991年度后27年来的高位。其中,所得税达到82473亿日元,增长4.5%,企业良好业绩成为上班族工资和股票分红增加的主要原因。消费税也增长2.4%,达44364亿日元。

 

日本营商环境排名降至第39位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了以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调查营商环境完备程度的2019年版报告,日本位列第39,较上一年下降5位。

世界银行分析了创业难易度和筹措资金环境、供电和税制等10个项目。日本因手续较多等,在“创业难易度”项目上仅列第93,在资金筹措环境和税制等项目上评价也较低。新西兰在上年之后继续排名第一。新加坡位列第2、丹麦第3、香港第4、韩国第5。美国位列第8,中国大陆位列第46。

 

日本工业机器人对华出口额下滑近2成

       日本机器人工业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9月的工业机器人总出货额同比下滑5.0%,降至1861亿日元。自2016年4~6月以来时隔9个季度首次出现减少。这是因为面向主要出口对象中国的出口额减少了近2成。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平台期。总出货额中,面向日本国内的出货额同比减少0.7%,降至480亿日元,变化不大。另一方面,出口额减少6.5%,降至1381亿日元,时隔8个季度首次出现减少。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占到出口额近一半的对华出口表现低迷,下滑18.5%,降至555亿日元。

工业机器人的用途主要分为面向汽车和面向电子设备。对华出口的机器人中,用于汽车焊接工序的机器人同比持平,而用于组装电子零部件的机器人则大幅下滑。下滑的原因有中美贸易摩擦的因素。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等企业中,出现了受贸易摩擦影响而暂缓投资的情况。日本的大型机器人制造商也受到影响。安川电机在2018年3~8月财报中,分别下调了机器人业务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预期。该公司表示,“订单的增长情况达不到预期”,转为采取下调工厂开工率、抑制库存增加的方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