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5期
亚洲经贸信息
(2018年第25期)
江苏驻日本经贸代表处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信 息 摘 编
日本8月份经常项目盈余超过1.8万亿日元
日本财务省日前公布的8月份国际收支初值显示,反映日本与海外的货物、服务和投资交易情况的经常项目盈余为18384亿日元。经常项目已连续50个月实现盈余,但盈余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3.4%。经常项目中,出口增长7.6%至66526亿日元,进口增长17.5%至68719亿日元。出口减去进口所得的贸易收支出现2193亿日元的逆差。原油价格走高导致进口额增长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西日本暴雨导致外国访日游客数增速放缓等因素造成了货物运输和旅游服务收支出现了61亿日元的逆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在美国与中国贸易摩擦恶化的背景下,2019年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率较7月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3.7%。IMF分析指出,拖累全球经济的风险正在加大,将贸易摩擦视为“主要威胁”。IMF对美中两国的预期也分别下调0.2个百分点至2.5%和6.2%,日本则维持在0.9%。IMF预测全球贸易量也将缩小,2018年同比增幅预计比上次预期收窄0.6个百分点至4.2%,2019年则收窄0.5个百分点至4.0%。
据预测,美中双方加征关税对象金额全年合计达3600亿美元。IMF估算称,若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受贸易停滞、金融市场混乱等影响,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最坏情况下将缩小0.8%以上。美中两国可能将分别缩小0.9%以上和1.6%以上。包括德国、法国等在内的欧元区实际增长率预期2019年维持在1.9%,2018年则下调至2.0%。2018年全球增长率也被下调至3.7%,但美中两国均维持不变,分别为2.9%和6.6%。
截至2017年,香港连续13年成为日本农产品及食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占到日本整体出口额的四分之一。虽然香港的人口仅为约730万人,但日本产品很受欢迎,日本食材等被用于制作中国菜的情况正在增加。日本农产品及食品2018年1~7月对香港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7%,达到1126亿日元。远超排在第2位的中国大陆(760亿日元)和第3位的美国(650亿日元)。受香港富裕阶层青睐的珍珠和用于高档中国菜的海参出口额巨大。7月份香港对日本千叶等4县产的蔬菜和水果等的进口限制放宽,因此,日本扩大出口的余地依然很大。
日本三井E&S造船公司日前宣布,将与中国造船巨头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成立合资造船公司。三井物产也将出资,力争在2019年4月成立合资公司。此举力图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在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强化竞争力。
据悉,合资公司以江苏省太仓市为据点,将主要建造三井E&S擅长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能源相关船舶。三井物产将在营销方面提供协助。关于出资比例,扬子江船业占到51%。三井E&S与三井物产并未公布具体出资比例。三井E&S是原三井造船改制而成的“三井E&S控股”旗下的造船子公司。在日本国内,与常石造船(广岛县福山市)开展商船领域的业务合作。近来日本国内造船业受到中国及韩国企业挤压,正在积极开展重组及对外合作。
日本企业抓住中国化工企业工厂因不符合环保规定而被迫停工的机会,扩大在亚洲的销售渠道。其中,AGC(原旭硝子)公司将向用于生产铝等的氢氧化钠等领域投入约1000亿日元,强化在泰国等地的基地。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将增产用于汽车树脂零部件等的硅酮。
AGC在东南亚通过电解盐来生产氯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除了用于铝等的生产之外,还被用在工厂和下水处理设施防止环境污染。氯和基础化工品乙烯合成,可制成用于建筑材料等的聚氯乙烯树脂。为了增强产能,AGC总共将投入1000亿日元左右。首先将强化位于泰国罗勇府(Rayong)的当地子公司Vinythai PCL的工厂。从年产能来看,聚氯乙烯树脂将提高至86万吨,是目前的近3倍,而氢氧化钠提高至59万吨,是目前的1.6倍。AGC还将讨论在主要基地所在的印度尼西亚增产。目前该公司在印尼的聚氯乙烯树脂年产能为55万吨,氢氧化钠为70万吨,有分析认为到2025年前,都将提高至年产100万吨左右。通过一系列的产能增强,AGC将在东南亚形成聚氯乙烯树脂和氢氧化钠都达到年产200万吨左右的规模。该公司要在东南亚的氢氧化钠市场中长期保持四成以上的份额。信越化学将在日本和泰国增产用于树脂零部件和化妆品的硅酮。包括在美国等增强产能在内,总共将投资1100亿日元。到2020年底,作为硅酮中间原料的单体预计比现在增产5成左右。在泰国和韩国等地,除了原料外,还将增产最终产品。
推动日企大规模投资的是中国政府的环保政策。为了避免排放废水和排烟,很多化工工厂不得不停工和缩小生产。这些日本企业认为中国产化工品大量流入东南亚市场的可能性低,因而决定启动大规模投资。